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

发布时间:2020-08-22 04:29
【摘要】:民国想象是当下社会兴起的一波新的文化现象,其在文学领域,尤其是在较为独特的上海叙事中,这样的文化现象出现得比社会其他领域更早。伴随着八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一些上海本土作家就开始着力在文学中发掘所谓的“上海特性”,而这些创作所对应的历史语境主体正是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它依靠寻找与自己个体经验和记忆有关的“老上海”印记,试图在新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中,重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身份认同。但是,文学所反映的并不是历史的真正镜像,而是一种具有叙事性质的历史虚构,所以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显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史实反映,而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叙事建构,它与历史相联系的是它的叙事策略。在面对这种带着现实参与意图的文学叙事的时候,考察它所建构的叙事伦理及其建构动机也就是研究的意义所在。同时,新时期的民国想象作为百年上海叙事最后的群落现象,也是极具文学史意义的。新时期上海叙事中不同的“上海想象”,即对民国时期“老上海”的怀旧想象与对八九十年代之后当下的“上海想象”,在记忆与欲望的不同层面,实际上构成了上海文化身份认同寻求的一体两面,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作为历史叙事和文化地理景观,正是凭借“想象”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得民国想象具备了一种文化诗学性质,在更高层次上参与了上海的文化身份建构;新时期上海叙事以都市现代性为体认,使得都市文学在八九十年代重新崛起,构成了历史同期寻根文学的另一重面向,它以重走上世纪海派都市发现之路的方式,完成了对“上海”的文化身份建构,成为百年上海叙事最后的群落现象。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卫东;;“坏女孩”的身份问题及其文学史意义[J];文学自由谈;2011年04期

2 雷鸣;;新时期以来汉族作家“边疆叙事”的文学史意义[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武善增 ,张光芒;研究范型的更新与文学史意义的重构——评耿传明著《轻逸与沉重之间》[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4 李春雨;刘勇;;近现代作家职业化转变的文学史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5 王秀臣;;“三礼”的文学价值及其文学史意义[J];文学评论;2006年06期

6 刘育林;黄贤娟;;先秦侠士简考及文学史意义[J];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杨建;;《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的文学史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S1期

8 程宇静;;论“文宗”的内涵演变和文学史意义[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高旭国;闫慧霞;;生态写作的文学史意义[J];唐山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胡大雷;论古代选本的类型及其文学史意义[J];学术论坛;199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怡;;区域经验、个体经验与文学史意义——纪念周文诞辰100周年[A];周文研究论文集[C];2007年

2 张白桦;;当代外国微型小说汉译的文学史意义[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江冰 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80后文学的文学史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姜伯静;或许不能小觑韩寒、郭敬明的文学史意义[N];工人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芦婷;先唐文学中的女娲形象及其文学史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衍瑞;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建刚;论庚信诗文风格之变[D];湘潭大学;2003年

4 李骜;两宋鼓吹歌曲考述[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春梅;论新时期以来戏剧中的疯癫形象[D];海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0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00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2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