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近百年《诗经》“比”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

发布时间:2020-08-23 17:07
【摘要】:“赋、比、兴”是围绕《诗经》产生的三个传统诗学概念,“比”作为其中一个独立的范畴,初见于《周礼》。关于《诗经》“比”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来受古今学者的重视。对于近代以前“比”的研究资料,萧华荣先生在《意境·典型·比兴编》一书中已作过汇集。但还未有学者对1900年以来“比”的研究作单独的整理与归纳。1900年以后《诗经》“比”的研究和之前相比,研究范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嬗变,研究成果也是硕果累累。这一时期众多的学术成果是值得以一篇综述来全面梳理的。于是,本文从这个研究空缺入手,将1900年至今《诗经》“比”的研究按研究历程的特点,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初至建国前,由于西方“文学”与“史”的观念引入中国,于是《诗经》“比”的研究从“宗经”的传统下脱离出来,开始纳入文学、史学的范畴,为后世开启了新范式;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诗经》“比”的研究成果数量极少,且研究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新民歌服务。但这一时期也不乏重要的成果出现;三、改革开放后至今,《诗经》“比”的研究迎来了全新风貌,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由于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比”的研究范式再次发生嬗变,在之前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开始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开拓新的领域。总体呈现出细化、深入的学术特点。本文再按每一阶段的研究视角进行归类,总体包括本义考据、表现方法、思维方式、美学价值、研究史、文化起源、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其中,只有表现方法的研究是从1900年至今始终没有离开学术视野的,受学者关注最久。此外,本文不仅对研究文本做了详细分析总结,且对不同学者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大致描述,并尽量客观地评价其得失。在文章最末的结语部分,针对《诗经》“比”当前的研究不足之处,笔者尝试提出了几点建议。总之,本文全面勾勒了20世纪以来《诗经》“比”的研究脉络,探讨了其中的成绩与不足,以期让读者对20世纪以来《诗经》“比”的研究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坚;;论赋比兴的叙事学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19年04期

2 袁忠岳;;赋比兴之当代运用[J];中华诗词;2016年11期

3 董孝一;;“赋比兴”与“六书”——关于“诗性汉字”之再认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4 刘纯泽;;以《关雎》为样本的赋比兴实证及规范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朱桦;“赋比兴”与艺术审美的有机性[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4期

6 陈富权;;赋比兴源流浅探[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7 张志岳;赋比兴本义说——兼论赋体的发展[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8 李桂奎;;“赋比兴”写人功能之抉发及其理论价值[J];社会科学;2018年07期

9 孙立群;马青海;;浅论赋比兴手法在河湟花儿民歌中的运用[J];文教资料;2014年32期

10 王亚昕;;由“兴道讽诵”到“吟咏情性”——论钟嵘诗学的赋比兴新说[J];语文学刊;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牟世金;;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从赋比兴传统看艺术构思的民族特色[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一辑)[C];1979年

2 刘顺利;;赋比兴的话语过程分析[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3 顾明栋;张万民;汤晓沙;;赋比兴:诗歌创作的元理论[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二辑)——中国文论的古与今[C];2011年

4 吴相洲;;中国诗学体系元初代码的破译——读刘怀荣教授《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5 胡辉;孙玉荣;;刘勰论风雅颂与赋比兴[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五辑)[C];2013年

6 鲁洪生;;民国时期的赋、比、兴研究[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七辑)[C];2015年

7 章必功;;“六诗”探故[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8 张节末;;“比兴”神话[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一辑)——中国文论的方与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华杰 北京大学哲学系;赋比兴:事关自然与科学的博物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全国政协常委 国家京剧院原院长 吴江;弘扬传统文化,不妨多些“赋比兴”[N];人民政协报;2016年

3 杨亮;赋比兴是民族艺术思维的基本方式[N];光明日报;2007年

4 魏红;浅析《转经纶》的成功[N];山西日报;2008年

5 蒋伟文;散文诗需往“诗”的方向深入[N];文学报;2012年

6 崔新 石玉玲;十年磨剑今日试锋[N];中国艺术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彭德倩;当文学与数学“相爱”[N];解放日报;2014年

8 齐效斌;“直寻”新解[N];光明日报;2005年

9 郭爱民 枫凌;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N];中华读书报;2018年

10 高爽;重温“用心创作”的常识[N];辽宁日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伟龙;中国古代诗学的空间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家瑜;近百年《诗经》“比”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D];山西大学;2019年

2 王l玛

本文编号:2801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01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3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