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谢灵运山水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6 13:49
   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创作,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刘宋文学,更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因此,若要全面地了解魏晋文学,就必须对刘宋时期的诗歌作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此时期的诗歌研究中,学者们大都把主要的目光放在了陶渊明身上,而在诗风转变中起关键性作用的谢灵运,却大有明珠蒙尘之势。因此,从文本分析的角度上仔细品析谢灵运的作品,再进行重新解读是十分必要的。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对谢灵运山水诗歌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探讨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极其重要的方面。鉴于谢灵运诗作上承魏晋、下启齐梁这一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又因在谢灵运诗歌作品的总体风貌中较为突出的诗歌类别为其山水诗,因而立足于谢灵运的山水诗作,截取其山水诗中的关键字进行研究,并作出综合探讨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谢灵运山水诗作品的解读以及其创作之影响因素等问题的探讨,可知儒释道思想、家族教育、时代大环境以及书画背景的影响是其创作山水诗的四个主要因素;至于谢灵运山水诗中所提到的山与水,在列举名篇佳作,具体剖析篇章结构后,可总结出谢灵运所偏爱的出游地点,乃是崇山峻崖和高水飞瀑。不仅如此,谢灵运在其山水诗中所选择出游的时间节点,大多是少人甚至无人出没的早上或深夜,从中可以看出谢灵运的山水诗歌作品是充满冒险精神的。另外,诗人在选择出行的方式上,并不满足于单一的交通工具,如此种种,都可看出他不同于常人的生活追求。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刚;;声色大开 巧言切状——唐前山水诗状物特性深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江岚;;山水诗选[J];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2019年01期

3 盛翔;;梁九图山水诗研究[J];肇庆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4 宋瑞芳;;吴越山水诗与六朝山水诗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5 徐一凡;;醉翁之意何在?——从饮酒诗和山水诗管窥李白[J];学语文;2006年03期

6 王佛生;;《山水诗意图》[J];美术;2018年07期

7 黄勇樽;罗伏龙;;凤山山水诗与全域旅游开发的生态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8 薄晓婧;;浅析王维山水诗中的禅意[J];名作欣赏;2017年08期

9 陈涵薇;;瑰丽与质朴的对吟——探析龚自珍、魏源山水诗的语言艺术[J];大众文艺;2017年09期

10 夏昕君;;试论谢灵运山水诗的审美趣味[J];文学教育(上);201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镇;;古代山水诗简析[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陈敬介;;想望与亲临——台湾古典山水诗初探[A];海峡两岸之闽南文化——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家生;;朱熹咏闽山水诗的美感特征[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4 陈镜清;陈凌;;浙东山水旅游与中国山水诗之形成和昌盛[A];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吴翔明;;论李白山水诗在中国山水文学中的特殊地位[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陈道文;;二谢山水诗之时空比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7 韩立平;;宗炳“山水以形媚道”诠释——兼论中国山水诗的兴起[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国文论的情与体[C];2008年

8 洪彦龙;;山水·情性·意境——早期山水诗理论发展之一题[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一辑)——中国文论的方与圆[C];2010年

9 王许林;;论李白山水诗的内在意蕴[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10 ;林东旺[A];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大典[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逸楷;浙江推进瓯江山水诗路建设[N];中国旅游报;2019年

2 特约记者 王凤娟;处处山水诗 村村写意画[N];莱芜日报;2017年

3 王云峰;山水诗里蕴涵着我们审美情趣的演进[N];辽宁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孙振;安徽宣城 游山水诗乡 品徽风皖韵[N];人民日报;2018年

5 卫明珠;永济:打造田园综合体 唱响山水诗情歌[N];发展导报;2018年

6 记者 钟根清;秀山丽水好风景 瓯江山水诗路行[N];丽水日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李辉;从“山水诗城”到“质量高地”[N];中国质量报;2017年

8 本报记者 张岳 张敬波;山水诗乡,文明花开香满城[N];安徽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刘娜;品古代山水诗悟大自然之美[N];云南政协报;2015年

10 丁鹤葆 江蓉;论中国山水诗的审美价值[N];中国书法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宇皓;谢灵运山水诗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何国平;山水诗前史[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4 卢长怀;中国古代休闲思想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高淑平;中古咏物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润平;元嘉三大家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8 崔向荣;汉魏六朝诗歌学问化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9 时国强;元嘉三大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大伟;佛音缭绕的六朝文学[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林宏;魏晋时期山水诗画中的文人审美意识探究[D];四川音乐学院;2019年

2 谢嘉颖;谢灵运山水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3 时文静;沈周山水诗意象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4 徐永玲;六朝时期的山水审美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5 赵莉娇;谢灵运《山居赋》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6 梁译尹;岭南遗民陈恭尹山水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年

7 张立;吴荣光山水诗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8 刘晓丽;从拟乐府到山水诗[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9 汪文丽;吴伟业山水诗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7年

10 金芬芬;唐代春季山水诗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19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19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4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