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阎连科长篇小说主题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3 09:05
   作为新时期以来备受争议的乡土小说作家之一的阎连科,从1978年开始创作以来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学写作风格在其小说写作的中后期受到了文学界普遍的讨论和关注。阎连科的小说创作与新时期的文学发生同时进行,但其文学写作的方向却始终与时代主流文学趋势保持着一种距离。阎连科出身于河南的一个贫困乡村,生活中无尽的饥饿与贫穷、苦难与抗争占据了作者童年记忆的重要位置,因此,当阎连科可以用写作的方式倾诉心中所感之时,乡土以及那片土地上依然还在坚持生活、抗争苦难的人们便成了阎连科最为核心的书写对象,“土地对我的要求,就是我对它的书写”。纵观阎连科长篇小说的创作,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极致化的审美倾向。作者以“耙耧山脉”乡村平民的生活作为叙事背景,营造了一个个自然环境偏僻贫瘠、现实秩序僵固粗鄙以及传统伦理积厚沉郁的“世外桃源”之境,作者把人物置身于这种极端化的现实和历史境遇之中,运用荒诞却又不失“内真实”的寓言化手法,把人物在面对宿命般的苦难与死亡时的人性善变以及对历史的审判和沉思展现无余。阎连科用自己极致的寓言化的写作方式为苦难的乡村人民谱写出了一部部摄人心魂的哀歌。本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绪论:包括对主题学的发展轨迹以及研究方法的概括和阐述,进而揭示主题学对于阎连科长篇小说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对阎连科长篇小说的创作历程和作品线索进行纵向的梳理与归纳;最后,探析阎连科长篇小说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不足,以及用主题学视角进行文本研究的方法和价值意义。第一部分:主要包括阎连科长篇小说中母题的呈现和题材的选择。对母题的概念进行阐述和界定,分析阎连科长篇小说对于“别离”与“还乡”母题的呈现以及所表现出的“逃亡——回归”的双重文化心态;在题材的选择中,阐述阎连科对于“饥饿”与“权力”书写的钟爱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乡土情感。第二部分:主要梳理阎连科长篇小说对于苦难、死亡和抗争主题的表现和书写。第三部分:归纳阎连科长篇小说中所塑造的主题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主题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阎连科的作品中集中表现了在权力与苦难交织下的三类典型的寓言式人物形象:精神虚无的知识分子形象、主体意识覆灭的女性形象和乡村权力政治者形象。第四部分:主要归纳和分析阎连科长篇小说中的主题意象。从土地、疾病和梦三个核心意象出发,揭示作者于客观物象之外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第五部分:从阎连科“神实主义”的创作观中探索其书写民间真实的主题指向。这是一个从“神的桥梁”到“实的彼岸”的过程,主要表现在阎连科长篇小说对文体结构的开掘和语言的探索两个方面。阎连科对于民间资源的充分理解和运用使得其乡土小说的写作充满了一种奇幻但却而又不失真实的魔幻色彩,有“后现代鬼火”之称。结束语:主要分析阎连科长篇小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乡土经验”的贡献。综上所述,本论文主要以阎连科的11部长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主题学的角度对作品中蕴含的母题、主题、意象以及所形成的人物形象等要素进行微观的纵向阐释和梳理,并通过与同时期乡土作家的创作进行横向的对比研究,进而凸显阎连科长篇小说对于乡土书写经验的独特“再造”,任何新型的尝试总会伴随着一些不足和缺失,阎连科勇于大胆尝试和创新的精神使得其小说的“再造”写作呈现出了深厚的文学史意义和时代意义。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4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中海;;阎连科长篇乡土小说苦难主题探析[J];长城;2013年12期

2 王尧;;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神实主义”——《发现小说》与阎连科的小说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6期

3 孙郁;;阎连科的“神实主义”[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5期

4 栾梅健;;撞墙的艺术——论阎连科的文学观[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5期

5 张学昕;;骨骼里树立着永恒的姿态——阎连科的短篇小说及其叙事伦理[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5期

6 陈晓明;;“震惊”与历史创伤的强度——阎连科小说叙事方法探讨[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5期

7 李喜仁;;论阎连科乡土小说的苦难主题[J];青春岁月;2013年10期

8 金顺珍;;《丁庄梦》里的权力、个人和种种[J];南方文坛;2013年02期

9 乔雨菲;;崇拜与献祭——《日光流年》中的苦难主题[J];名作欣赏;2013年09期

10 程光炜;;焚书之后——读阎连科《四书》[J];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柴丹;论阎连科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西北大学;2011年

2 窦鹏;论阎连科乡土小说中的意象与母题[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5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25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