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刘桢诗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4 12:27
   建安文学历来以“风骨”著称,这一时期的诗文创作以慷慨悲凉的时代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不仅可与“七子之冠冕”的王粲争席,还与“建安之杰”的曹植并称“曹刘”,足见他在建安文坛的地位。刘桢的创作以“气骨”见长,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家之一。曹丕称他的五言诗“妙绝时人”,刘勰赞他的笺记“文丽规益”。他对五言诗的发展有开拓之功,文、赋的创作也推动了建安文章向着抒情化、骈偶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刘桢的作品亡佚甚多。文献资料的缺乏使得学界针对他的研究较之曹植、王粲略显贫瘠,这样的状况不利于真实立体地还原建安风骨。因此,本文拟对刘桢的创作作整体的观照,结合其生平家世、人格风度,探讨其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在此基础上揭示他对后世的影响,以进一步深化刘桢研究。绪论部分首先对刘桢的现存作品进行考察梳理,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其次从生平家世、艺术风格、诗评诗论、对后世的影响四个方面综述学术界有关刘桢研究的现状。最后进一步阐明对刘桢作整体性研究的意义。第一章以刘桢的生平家世为出发点,追溯其以儒学为底色的家世背景,并结合其生平经历,发掘他思想转变、“逸气”消散的原因,展现他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的不卑不亢、真诚坦率的性格。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能够更全面深刻地揭示诗人创作的动因,有助于深入地剖析其作品内涵与特色。第二章对刘桢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探究分析。依据刘桢现存诗歌的题材内容,将之分为赠答诗、游宴诗、杂诗和失题诗四大类,寻绎不同类型诗歌中体现的思想志趣,着重探析他对君子人格的执着追求。刘桢作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整体风貌气骨刚健、格调高峻,具体到艺术手法上则表现为意象的选取刻画甚具匠心,善用动词,气势勃郁,节奏明快。刘桢诗歌于风骨劲健的同时还兼具深刻悲情,有个性意识的觉醒,生命短暂的悲凉,伤己不遇的忧患,更有失群的孤独悲壮。此外,他的诗歌雕润较少,呈现出质朴清新的艺术特色,他对字句的锤炼、比兴手法的运用又使得诗歌“情高会采”。第三章首先对建安时期的文、赋创作总况进行归纳分析,梳理赋体文学的流变发展,揭示建安辞赋由古赋向骈赋过渡、散文体式增多并由实用性向抒情性转化的背景。继而在建安文、赋大背景下针对刘桢文、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探究。依据内容将其现存赋作归为情志赋、山水赋、京都赋、物色赋和咏物赋五类。散文因仅存书信和碑文,故将之与其他建安作家进行比较,发掘刘桢仗气使才和骈偶高情的特征。第四章论述了刘桢诗文对两晋南朝时期一些诗人产生的影响。左思在思想上受到刘桢壮志襟怀的感染和君子人格的影响。在创作上,《咏史》八首得其五言诗风致,并进一步弘扬为高亢矫健的“左思风力”。刘琨则承续了刘桢诗歌中的“逸气”,又因融入了家国的英雄情怀,最终呈现出清刚悲壮的崇高之美。鲍照立足文体对刘桢诗歌进行模拟,形神兼备,并在模拟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特色,自成一体。谢灵运、江淹、刘孝绰等则以拟诗的形式从侧面展现了对刘桢诗歌的批评与接受。结语总结了刘桢诗文的创作成就,彰显了他在建安文坛上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建忠;;论刘桢的文气说及文学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期

2 谢建忠;张华林;;论《毛诗》与刘桢诗歌[J];兰州学刊;2011年11期

3 王燕;;刘桢诗歌的六朝拟作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孔德明;;再释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中的“公干气褊”[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李静;试论“曹刘”并称[J];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03期

6 杜贵晨;刘梁、刘桢故里及世系、行辈试说[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2年03期

7 池世桦;刘桢诗“气过其文,雕润恨少”之歧见[J];齐鲁学刊;2001年04期

8 徐传武;;刘桢为宁阳何处人[J];文献;1996年02期

9 熊宪光,肖晓阳;刘桢及其作品的悲剧精神[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3期

10 张亚新;;“曹王”、“曹刘”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运熙;;谈前人对刘桢诗的评价[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十四辑)[C];198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丹霞;刘桢诗歌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2 王珊珊;建安诗歌声韵艺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向光金;刘桢诗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吴洁;刘桢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25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25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