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钟晓阳小说的悲剧意识

发布时间:2020-10-11 23:15
   悲剧意识是文学表达的重要主题,在文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钟晓阳作为香港第二代本土作家,自八十年代在台港文坛引起轰动以来,作品中书写了诸多爱情悲剧,刻画了很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人物。本文通过对钟晓阳悲剧意识的内涵,以及悲剧意识的特征进行挖掘,可以加深对钟晓阳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与审美价值的认识。本文第一部分主要写钟晓阳的文学之路,梳理家庭社会、中国古典文学以及张爱玲对其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通过爱情、命运、人性这三个维度来解读钟晓阳小说中悲剧意识的内涵。第三部分探讨钟晓阳小说中的悲剧意识有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之处,分别从悲剧形象的去刻板化、悲剧书写的节制、悲剧模式的弱化这三方面进行阐述。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钟晓阳的文学之路
    1.1 外界的沃土
        1.1.1 文学环境
        1.1.2 家庭与社会
    1.2 中国古典文学的养分
        1.2.1 古典文学典故
        1.2.2 古典悲剧意识
    1.3 张爱玲的文学影响
第2章 钟晓阳小说悲剧意识的表现
    2.1 失落的爱恋
        2.1.1 恋爱
        2.1.2 婚姻
    2.2 丑陋的人性
        2.2.1 婆媳之间
        2.2.2 朋友之间
    2.3 无常的命运
第3章 钟晓阳小说悲剧意识的特征
    3.1 去刻板化的悲剧形象
        3.1.1 男性形象
        3.1.2 女性形象
    3.2 节制的悲剧书写
        3.2.1 情欲
        3.2.2 死亡
    3.3 弱化的悲剧模式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朱志荣;;论中国美学的悲剧意识[J];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05期

2 林蕙;虚无·记忆·梦幻——论钟晓阳的小说创作[J];当代文坛;2002年05期

3 路文彬;古典情怀与现实疏离——钟晓阳小说情感叙事论[J];华文文学;2001年04期

4 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上篇)[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5 应宇力;一地的朦胧——香港作家钟晓阳小说论[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6 彭燕彬,韩爱平;香港早慧才女作家钟晓阳[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06期

7 庄园;古典与现代的两难——评钟晓阳的小说世界[J];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1997年02期

8 朱立立;回归女性生命的家园──论钟晓阳的《腐朽与期待》[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9 朱立立;当代都市女性的文化困境——论香港女作家钟晓阳的近期小说[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本文编号:2837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37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3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