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李泽厚文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3 00:15
   作为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史家的李泽厚,在文学领域也有相当出色的成就和贡献,对此,目前学界尚缺少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本文拟从李泽厚的文学本体观、文学创作观和文学批评观三个角度,纵论李泽厚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认识论下的文学思想和八十年代情感本体论下的文学思想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及不足。就五六十年代来说,李泽厚的文学思想受到马克思主义二元认识论的影响,呈现出反映论的特色。在文学形象方面,他从主客二元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典型”和“意境”进行了内涵重释:于“意境”,将其拆分为“形”“神”“情”“理”四个方面,形成了“形”统于“神”下、“情”摄于“理”中的分析模式;于“典型”,引出必然性与偶然性这对范畴对“典型”的普遍性与个别性进行“质”的规定。在创作方面,他深耕“形象思维”,将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论述为个性化与本质化的统一。在文学批评上,他以有无“人民性”,即是否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现实生活作为评价的标尺,对中国古代抒情诗歌进行了深入梳理。另一方面,他对“诗品出于人品”的观点进行了反驳,直接否定了以“人品”的好坏抹杀或抬高“诗品”的做法。不难看出,这一时期李泽厚的矛头直指庸俗阶级论,对文学艺术革命化、政治化的极端倾向起到了及时纠偏的作用,其思想价值大于学术价值。八十年代以后,李泽厚以主体性实践哲学回应康德“人如何可能”的问题,这一回应在文艺美学领域具体化为以“积淀论”破解康德的先验“共通感”。本文也因此于各章相应部分从艺术本质、创作方法这两个方面论述了李泽厚对康德“审美如何可能”的理论回应。他认为,艺术品是人类情感本体物态化的对应品,是创造和接受的双重构建,而先验“共通感”是内在自然人化的成果。在文学创作观上,他以“比兴”为例,对文学艺术的普遍可传达性也即客观有效性作出了解释,认为其是情感客观化、对象化的结果。在文学批评观上,李泽厚以意味作为批评的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认为意味虽会随时代呈现出不同面目,但始终指向人的生命意义和存在价值。他的评判将社会批评和心理批评结合了起来,对新时期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位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文学兴趣的形成
        二、文学创作:“牢骚太盛防肠断”
        三、被美学光芒遮盖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策略
        一、总体研究状况
        二、李泽厚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策略及主要观点
第一章 李泽厚学术思想的整体格局与文学思想分期
    第一节 李泽厚学术思想的整体格局与来源
        一、学术基底: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二、学术构架:康德哲学
        三、学术养料: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节 李泽厚文学思想的分期及特点
        一、二元反映论下的文学观
        二、情感本体论下的文学观
第二章 李泽厚的文学本体观
    第一节 “意境”:“形”统于“神”,“情”摄于“理”
        一、“境”:“形”统于“神”
        二、“意”:“情”摄于“理”
        三、反映论对“意境”的内涵重释
    第二节 “典型”: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一、必然性:“典型”的本质所在
        二、偶然性:审美理想的个性化体现
        三、反映论对“典型”观的内涵重释
    第三节 “积淀”:艺术作为情感本体的物态化对应品
        一、艺术的双重属性
        二、积淀的三个层次与自然人化
        三、对苏珊·朗格和克莱夫·贝尔的补充
第三章 李泽厚的文学创作观
    第一节 形象思维:本质化与形象化的创作过程
        一、形象思维的内涵及作用
        二、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
        三、形象思维的贡献与问题
    第二节 “比兴”论:情感本体物态化的方式
        一、原始“比兴”与“比德”:自为创作阶段
        二、自觉创作与审美的客观有效性
第四章 李泽厚的文学批评观
    第一节 “诗品与人品”:诗品独立性的问题
        一、“诗品”与“人品”之争
        二、“诗品”与“人品”关系再探讨
        三、作为“准入原则”的“诗品”
    第二节 “人民性”:中国古代抒情诗歌评价标尺
    第三节 意味:文艺批评的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
        一、意味的双重责任
        二、意味的具体化与开放性
结语
附录:李泽厚的诗词创作
参考文献
    (一)李泽厚原著(按出版时间升序)
    (二)其他论著(按作者姓氏音序升序)
    (三)期刊论文(按作者姓氏音序升序)
    (四)学位论文(按作者姓氏音序升序)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夏中义;;反映论与李泽厚:从《意境杂谈》到《美的历程》——兼论西学与中国文学的百年错位及反正[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02期

2 张伟栋;;李泽厚的主体论与80年代的精神图景[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杜书瀛,张婷婷;文学主体论的超越和局限[J];文艺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娜;“心理本体”与李泽厚中后期思想的发展[D];辽宁大学;2016年

2 王耕;李泽厚历史本体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牟方磊;李泽厚“情本体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钰滢;李泽厚近二十年美学思想的变化与坚守[D];暨南大学;2013年

2 陆肖智;李泽厚后期美学思想的重心转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明晓旭;李泽厚90年后学术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宋妍;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概述[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38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38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c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