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剧作与1970年代海外保钓运动中的演剧热
【文章目录】:
一、日出剧社的缘起和海外剧运的萌芽
二、日出剧社对《日出》《雷雨》的改编
1.结局的改变和主题的颠覆。
2.序幕和尾声的删除。
3.底层阶级力量的凸显。
三、《日出》《雷雨》的演出与保钓运动中的演剧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树钧;论曹禺剧作在世界舞台上[J];戏剧;2000年03期
2 黄晓玲;;浅谈曹禺剧作独特的艺术风格[J];人文天下;2019年24期
3 朱文斌;;论曹禺剧作在南洋的传播与影响[J];文学评论;2008年05期
4 郝明工;;试论曹禺剧作主题的伦理消解与重构[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5 朱栋霖;;读《曹禺剧作论》[J];文学评论;1983年01期
6 杨有业;曹禺剧作潜台词的艺术魅力[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7 张津玮;;试探寻曹禺剧作中的“悲剧的精神”——以《日出》为例[J];参花(上);2019年12期
8 贾秋宇;;曹禺剧作与中国话剧意识的觉醒[J];群文天地;2012年24期
9 李光荣;试论曹禺剧作的“虚化空间间”[J];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05期
10 邹红;“不可相信的参差”——接受视野中的曹禺剧作[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锡龙;徘徊于幽暗与澄明之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仕卿;论曹禺剧作的原始情结[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2 王先;视域融合视野下曹禺剧作的基督教元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兴强;论曹禺剧作的戏剧化结构[D];山东大学;2007年
4 周蕾;突围与陷落[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宋海清;曹禺剧作与民族国家想象[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姚昆;论曹禺剧作中女性人物的悲剧性[D];安徽大学;2013年
7 苏艳梅;论曹禺剧作的语言艺术[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学松;曹禺抗战时期剧作思想论[D];南昌大学;2012年
9 钟海林;曹禺戏剧主题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佳惠;曹禺早期话剧的青春叙事[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40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4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