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比较

发布时间:2020-10-14 12:09
   曹雪芹是中国古代颇具哲学气质的杰出小说家,《红楼梦》表现出对生命的终极追问,它是曹雪芹生命哲学的诗化书写。史铁生是当代对生命终极思考富有深度的著名作家,其散文、小说、创作谈,都是以生命为原点,兼有哲学与诗性之美。曹雪芹与史铁生的创作,就其哲学精神而言,皆以生命言说为核心,对生命的起源、本体、价值、归宿,给予各自文学审美维度的堪问与书写。对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进行"互文性"释读,有利于进一步考察文学、生命、哲学的关联,古今作家的内在精神传承,以及经典对当代人的生命启悟。
【文章目录】:
一、生命起源的象征仪式:女娲弃石与上帝弃儿
二、生命本体的多元阐释:正邪两赋与残缺本质
三、生命价值的终极叩问:形质合一与扶轮问路
结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其庸;千古文章未尽才[J];红楼梦学刊;1997年02期

2 石莎莎;;逃离与回归:曹雪芹视界中的生命教育重建——以《红楼梦》中贾宝玉为中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5期

3 张世兰;只须一个“梦”字[J];广西经贸;2003年08期

4 贾素慧;;《红楼梦》佛学解读——浅谈贾宝玉出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年08期

5 蔡义江;《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J];红楼梦学刊;2003年03期

6 国嘉;;三月二十二日是宝玉的生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何永康;;曹雪芹的主观命意和《红楼梦》的客观意蕴[J];红楼梦学刊;1984年01期

8 王红旗;;贾宝玉不读什么书——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动机[J];文史杂志;2006年02期

9 贺玉梅;不雨花犹落 无风絮自飘——析《红楼梦》宝、钗、黛的情感纠葛[J];零陵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阮温凌;曹雪芹精心结构的分水岭——《红楼梦》第四十回第四十一回艺术新探之一[J];名作欣赏;199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炜艳;从衣饰到神采[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车瑞;20世纪《红楼梦》文学批评史论[D];山东大学;2010年

3 谢氏映凤(释坚莲);《红楼梦》中的佛教思想探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国学;《红楼梦》的宗教书写分析与探源[D];南开大学;2009年

5 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贺岩;红学之心理传记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7 陶小红;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白军芳;《水浒传》与《红楼梦》的性别诗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芳;从《红楼梦》的侠性叙述看曹雪芹的道家情结[D];暨南大学;2008年

2 张青青;《品花宝鉴》与《红楼梦》之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杨实和;论贾宝玉形象的哲学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丽丽;曹雪芹的精神支柱[D];河南大学;2010年

5 郭林林;《红楼梦》中兄妹(姐弟)关系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6 梁振鹏;论贾宝玉的“抱情而遁”[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石莎莎;《红楼梦》中的自然教育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玉红;意、趣、情、理[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琳;“新奇”与“典雅”的双重变奏[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姚会涛;《红楼梦》情本思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40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40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f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