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育观

发布时间:2020-10-14 22:39
   中原洪水神话故事是指包括文献记载和口承故事在内的所有发生或流传在河南省境内的关于洪水后人类再殖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原洪水神话是中原神话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洪水神话地域性的一个分支。中原洪水神话依托中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以洪水灾难为背景,以“人类再殖”为核心,展现了灾后遗民婚配生育二次创世的过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中原洪水神话的多层次母题解构和分析,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婚姻和生育情节作为具体考察对象,系统展示中原洪水神话所蕴藏的丰富婚育文化观念。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缘由,从洪水神话、婚姻、生育三个方面展示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概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架构,并且总结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创新之处。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定义中原洪水神话故事,并根据《中国神话母题索引》一书的标准对中原洪水神话相关文本进行母题分析,定义婚姻与生育两大母题,提炼婚育情节。以此作为全文研究工作的基础。第二章将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育主角分为独立再殖造人型与兄妹配偶型两类。分别以独立化生的盘古、抟土造人的女娲和盘古夫妇、伏羲女娲夫妇为代表。第三章以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姻情节和婚姻观念为题,结合具体神话文本,分小节阐释兄妹婚配情节与血缘婚制的关系,分析婚配情节中的动物保护神形象,对婚媒现象和卜婚仪式进行概述,并介绍神话故事文本中最具代表性的婚姻礼俗如女子障面、执雁、撒帐等。第四章以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生育情节和生育观念为题,结合具体神话文本,将个体独立再殖、男女自然生育和捏泥人等再殖方式进行区别,并解释其中的文化寓意;同时结合中原神话文本和地方庙会祭祀等活动,介绍中原地区独特的祈孕和祈子习俗;最后对神话文本中不同生育结果所反映出的独特生育观念进行分类总结,提炼出中原洪水神话追求生生不息,“好生之德”的核心思想观念。结语部分全面概述前文,确立中原洪水神话的重要性和独立地位。最后,对中原洪水神话故事及其婚育观的文化内涵进行总结性陈述,并以此观照和反思当下的婚育文化和社会现象。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7
【部分图文】:

盘古山,盘古,景区,主峰


济源盘谷口

盘古山,盘古,景区,主峰


济源盘谷寺

盘古,泌阳,盘古山,全景


泌阳盘古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俊;茂柏;;大禹神话园中的神话故事[J];武汉建设;2006年02期

2 姚赛巾;;神话故事类文本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视界;2016年14期

3 瞿卫华;;从《哪吒闹海》异构课看神话故事教学内容的重构[J];教育视界;2016年22期

4 牛春舟;;神话题材动画影片陌生化审美的艺术构建[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11期

5 周璐;;让想象在情感的温床中孵化——以神话、童话教学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6年33期

6 陈琳;;紧扣神话本质 培养学生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8年07期

7 王国美;;了解故事脉络,体察神奇情节——以苏教版神话故事《开天辟地》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8年18期

8 王金涛;;神话·语文课:讲述最儿童的故事[J];小学语文教学;2019年33期

9 范佳琪;;《中外神话故事》读后感[J];小学时代;2019年02期

10 张小红;;探索中国神话故事与课程的有效融合[J];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恩义;英汉典故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褚玥;中原洪水神话故事中的婚育观[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2 赵颖璐;论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神话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3 张可心;舞蹈诗《满珠吉祥》所承载的民俗文化再探究[D];延边大学;2019年

4 杨曦玥;初中神话文本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5 王涛;海南黎族神话故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年

6 秦珂;盘古神话的文化意蕴与叙事形态[D];山西大学;2019年

7 奇宇;鄂伦春族神话故事题材小学低段儿童绘本创作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8 胡韵然;真与幻的反思:《午夜之子》中的神话与原型[D];山东大学;2019年

9 尹明睿;《中国神话故事》(第一卷)翻译实践报告[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10 任燕妮;希腊神话中的数理[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41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41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8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