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文学对大学生自我成长的价值研究
【学位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41;I206.7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青春文学研究现状
1.4.2 自我成长研究现状
1.5 论文的重点及创新之处
1.6 论文的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比较研究法
1.6.3 历史研究法
2 青春文学与大学生自我成长概述
2.1 青春文学的内涵
2.1.1 青春文学的定义
2.1.2 青春文学的起源
2.1.3 青春文学的发展概况
2.1.4 青春文学的特点
2.2 自我成长的内涵
2.2.1 自我与自我成长的概念
2.2.2 自我的理论渊源
2.2.3 西方学者关于自我的重要理论
2.2.4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规律
3 青春文学与大学生自我成长相辅相成
3.1 文学与人的关系
3.1.1 “文学是人学”
3.1.2 文学对人的影响
3.2 大学生是青春文学受众的中坚力量
3.2.1 大学生成为青春文学消费的主力军
3.2.2 大学生关注青春文学的衍生产品
3.3 青春文学依托大学生自我成长发展演进
3.3.1 青春文学初期青年学生的任性与叛逆
3.3.2 青春文学黄金期大学生的情感纠葛
3.3.3 青春文学成熟期的大学生价值观确立
4 青春文学对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影响
4.1 大学生自我成长的表现
4.1.1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4.1.2 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4.2 青春文学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
4.2.1 青春文学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积极影响
4.2.2 青春文学对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消极影响
4.3 青春文学对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影响
4.3.1 青春文学对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积极影响
4.3.2 青春文学对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消极影响
5 青春文学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的价值
5.1 青春文学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5.2 青春文学能够培养大学生自我选择与判断
5.3 青春文学能够警醒大学生反观自我
5.4 青春文学能够辅助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
6 结语
6.1 结论
6.2 青春文学与大学生自我成长价值的未来展望
6.2.1 高校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
6.2.2 青春文学作家们的理性和成熟
6.2.3 媒介对青春文学的正向传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静;;论当代青春文学的商业化倾向[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孙桂荣;;青春文学教学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01期
3 葛亮亮;;青春文学的崛起[J];阅江学刊;2012年04期
4 许珍;;青春文学之接受美学解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高阳;袁方男;;青春文学发展历程[J];小说评论;2011年S1期
6 郭威;;浅谈80年代后的青春文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7 李江静;;当代青春文学与“90后”青少年的成长[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年03期
8 赖文龙;;大学生自我意识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2期
9 焦守红;;为一代文学存照:关于当代青春文学[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05期
10 李金林;申玮;陈晶妍;;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自我成长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师震;论自我意识自觉的机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婷婷;流行文化与被建构的书写[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2 孙蔚欣;我国近十年来畅销书排行榜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贾倩霞;青春文学的文化阐释[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4 程鹭红;当下大学文学教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5 刘洋;青春文学与作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吕慧敏;新世纪大陆“80后”作家校园小说创作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郑华宇;“80后”文学的传播途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毛华威;论自我意识的发展环节[D];吉林大学;2014年
9 孙金伟;80后文学成长主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夏艳萍;“80”后青春文学的成长主题叙事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43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4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