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的主体如题目所示,即对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进行初步探讨。论文的出发点有三个:首先,基于文学产业化的历史背景,梳理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整体概况,包括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实质,从而令业界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其次,深入网络文学在产业化道路中形成的新型文学生产关系里的三个环节,详细探析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现象出现和发展的原因。最后,直面研究对象现如今的发展问题和困境,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引导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走上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初步对“网络文学”“知识产权”“IP”“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进行界定,并说明本论文探讨的主要是网络文学中网络小说的知识产权开发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当下论文研究的意义,并对现阶段的研究状况进行简单梳理。最后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本篇论文的创新点。正文部分分为三章,内容如下:第一章: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概况。本章分别从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现状和本质四个方面全面呈现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整体面貌。第一节,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历史背景——文学产业化,通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生产论分析论证文学走上产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这也是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现象出现的外在推动力;第二节,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发展历程,对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进行溯源,并梳理出其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节,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现状,从宏观层面网络文学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和微观层面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五种具体形态两个层面呈现研究对象目前发展的火热现状,并试图从火热的开发现象中透视出目前我国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或特点;第四节,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实质,本节主要运用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资本理论,详细阐释网络文学知识产权的资本属性,以及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实质,即不同形式的资本在特定场域的相互转化。第二章: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原因探析。本章基于网络文学在产业化道路中形成的“内容生产——媒介传播——市场消费”的新型文学生产关系,通过深入以上三个环节探析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现象出现和发展的原因。第一节,网络小说的类型化优势,本节从知识产权开发的内容源上分析网络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进行知识产权开发的优势;第二节,媒介杂交的力量,基于麦克卢汉的媒介杂交理论,笔者认为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是网络文学为适应媒介杂交或融合而进行的自我转型,即由互联网引入之初备受宠爱的文学样式转型为给在新一波媒介革命中受宠的形象艺术提供创意的“内容基地”;第三节,受众群体的选择,作为大众文化一部分的网络文学知识产权衍生品正契合了约翰·费斯克大众文化研究中大众挑选文化产品时的“筛选标准”,即“相关性、符号生产力和消费模式的灵活性”,基于此笔者将网络文学知识产权衍生品的受众群体分为“粉丝群体”和“路人群体”,分别探析二者在消费环节中对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助力作用。第三章: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第一节,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意义,基于约翰·费斯克有关大众文化的“两种经济理论”,笔者将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意义阐释为文化意义和经济意义;第二节,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存在的问题,我国网络文学的知识产权开发尚不成熟,本节通过资料搜集整合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知识产权维护、知识产权囤积、知识产权开发粗制滥造等,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之上引导大家对网络文学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未来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6.7
【文章目录】: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概况
第一节 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历史背景——文学产业化
第二节 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现状
第四节 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实质
第二章 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网络小说的类型化优势
第二节 媒介杂交的力量
第三节 受众群体的选择
第三章 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的意义
第二节 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开发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燕君;;“媒介融合”时代的“孵化器”——多重博弈下中国网络文学的新位置和新使命[J];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06期
2 陈少峰;;“互联网+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3 猫腻;邵燕君;;以“爽文”写“情怀”——专访著名网络文学作家猫腻[J];南方文坛;2015年05期
4 尹鸿;王旭东;陈洪伟;冯斯亮;;IP转换兴起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当代电影;2015年09期
5 程武;李清;;IP热潮的背后与泛娱乐思维下的未来电影[J];当代电影;2015年09期
6 吉云飞;;文学网站吃不到网文IP[J];名作欣赏;2015年19期
7 李如;;文学性与商业性平衡下的网络文学[J];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8 许苗苗;;网络文学:驱动力量及其博弈制衡[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9 周志雄;;论网络文学的商业化问题[J];中州学刊;2014年05期
10 杨华轲;;泛媒介背景下网络小说与影视的互动关系研究[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1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传兴;中国网络VIP小说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程一帆;腾讯文学的全版权运营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3 姚婷婷;阅文集团IP运营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于梦溪;我国网络文学IP运营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5 李柏瑾;我国网络文学的全版权运营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6 杜程;电子游戏影响下的网络文学新现象[D];苏州大学;2015年
7 谢冰莹;论中国网络小说影视的改编[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8 褚晓萌;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9 杨寅红;盛大文学全版权运营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黄燕;“出版—影视—网游”的文学产业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851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5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