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昭明文

发布时间:2020-10-23 11:41
   《文选》首篇选赋,可见赋在昭明太子心中之地位,研究赋者不在少数,而咏物赋属赋中之小赋,重视程度远没有大赋那么高,再加之与美学理论体系相结合,将咏物赋的美学特征清晰呈现,更便于了解咏物赋的思想意义,欣赏文本的美学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对咏物赋的界定,将咏物赋从《文选》赋中提取出来,分别为鸟兽(动物)赋、音乐(器物)赋、江海赋、物色赋并将这四个方面与美学相结合,把咏物赋的美学研究进行深入论述。正文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在绪论中重点阐述“咏物赋的界定与分类”,将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以及意义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部分首先总结咏物赋的美学现状,对咏物赋的研究者颇多,但是结合美学的少之又少;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古典美学进行梳理,最后结合黑格尔美学理论,提炼《文选》咏物赋将运用的美学理论知识。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分成三个小节:第一节,层层深入对“禽鸟”的意象进行阐述,首先分别将每篇赋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遭际分析当时的写作背景和形成原因,然后,论述禽鸟赋起于汉代,并有它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最后随着禽鸟意识的兴起,而被广泛应用。第二节,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对“禽鸟”意向的审美进行逐一剖析。第三节,时代背景下,“禽鸟”赋完全是“应运而生”的产物,符合当代文人的迫切需求。第四部分算是论文的重中之重,同样分成三个小节来完成。音乐和“美”是最容易结合在一起的,第一节将从外在体会音乐的美,通过乐器的材质,材质的生长环境,演奏者神态、服饰和欣赏者的表情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结合《洞箫赋》、《琴赋》、《舞赋》、《啸赋》进行举例说明;第二节将这6篇赋大致分为两个审美方向——“以悲为美”和“以和为美”,将这些赋进行分别的指出和对应,而将这两点表现的最为突出的就是《洞箫赋》与《琴赋》,所以在第三部分中将对这两篇赋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第三节从儒家和道家两个方面对音乐的审美思想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阐述。第五部分《文选》中的江海赋,里面只有《江赋》和《海赋》两篇赋作,将这两篇赋进行溯源探究,然后分别对两篇赋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进行美学探究。第六部分物色赋,其中共收录四篇赋作,分别是《风赋》、《秋兴赋》、《雪赋》和《月赋》,在这部分中会针对每篇赋进行逐篇语言以及艺术特色审美观照上的分析,对《雪赋》和《月赋》还会进行简单的比较。最后一部分,没有以植物名称命名的赋,所以一带而过,并没有深入研究。然后将全文进行总结性论述,总结咏物赋的美学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
【学位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I207.2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咏物赋的界定与分类
    (二)研究范围
    (三)研究方法
        1.考据法
        2.对比分析法
        3.文献研究法
    (四)研究重点
    (五)研究意义
一、《文选》咏物赋的美学阐释
    (一)解读咏物作品的美学现状
    (二)美学理论对《文选》咏物赋审美解读的指导意义
二、动物——“禽鸟”赋的美学研究
    (一)“禽鸟”意象概说
        1.社会概况与“禽鸟”赋的形成
        2.“禽鸟”赋的形成原因
        3.“禽鸟”意识的兴起
    (二)“禽鸟”赋的审美范式
        1.“禽鸟”赋的感官审美
        2.“禽鸟”意象的美刺观
    (三)时代背景下讽喻的审美观
三、器物——“音乐”赋的美学研究
    (一)视觉、听觉的审美享受
    (二)音乐审美风格
        1.以悲为美
        2.以和为美
        3.对比《洞箫赋》与《琴赋》审美趣味的差异
    (三)儒道源流
        1.礼乐教化之旨与儒家音乐审美思想
        2.自然适性之乐与道家音乐审美思想
四、《文选》“江海”赋的美学研究
    (一)“江海”类名及溯源
    (二)“江海赋”的美学意蕴
五、“物色”类赋的美学研究
    (一)《文选》“物色”溯源考
    (二)“物色赋”的美学特色
    (三)《文选》植物赋说明
结论
    (一)咏物赋的美学特征
    (二)后世影响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家慧;;论《文选》中的音乐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年10期

2 宋展云;;《文选》鸟兽赋之寒士心态探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卢兰;;从《文选》音乐赋看汉晋音乐审美风尚[J];钦州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杨晓斌;;潘岳《笙赋》的美学意蕴与作时[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邸宏香;;略论《文选》中的汉代音乐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6 胡大雷;;《文选》赋“鸟兽”类析——从借物造端到赋有“形似之目”[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钟其鹏;;《文选·赋》“鸟兽”类创作模式初探[J];前沿;2010年02期

8 彭岩;;成公绥《啸赋》的音乐美学思想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9 钟涛;;《文选》赋鸟兽类选文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韩晖;;《文选》音乐赋类名与萧统音乐观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普;《文选》赋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婷;先唐禽鸟赋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2 张俊荣;魏晋南北朝时期鸟兽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毛益磊;魏晋音乐赋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4 张毛毛;魏晋咏物赋的生态美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鹏;汉魏六朝音乐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鲍恩洋;六朝咏物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529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529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e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