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搜神记》女性形象及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05:47
   干宝作为洞察社会现实的史学家,又是传写鬼神灵异之事的小说家,在《搜神记》中以志怪的形式曲折地反映了现实人生。他在谈鬼说怪的同时,将女性纳入视野,通过对她们的情感与人性的挖掘,塑造出众多不同以往、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其实,文本中的女仙、女鬼和女怪,都是现实社会中女性的影子,她们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既体现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又对后世产生了启迪和影响。本文以《搜神记》为文本,以女性形象及其价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归纳与分析,力求挖掘这些形象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及现实意义。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搜神记》女性形象及价值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学术界相关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正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搜神记》中涉及女性题材的作品进行细致分析,根据她们具有的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人生追求,将这些女性形象分为三大类型:抗争型女性、良善型女性和丑恶型女性。第二章分析《搜神记》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和成就。作者采用了一系列的艺术手法塑造出这些栩栩如生、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包括成功的肖像描写、巧妙的语言艺术、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尖锐的矛盾冲突等。有些女性形象是作者继承传统题材,进一步发展而来,通过干宝的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更具艺术魅力。第三章是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这些女性形象具有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和现实价值。作者在作品中开辟了新的女性形象类型,并使用丰富多变的叙事视角,使这些形象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人物画廊,对后世文学作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些女性形象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时代信息,以及作家对女性命运的探索,因而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结合当今社会,这些女性形象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第三部分是结语,概括总结全文。
【学位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搜神记》女性形象类型
    一、抗争型女性
        (一)无视礼教,主动求爱者
        (二)不畏强权,勇于抗争者
        (三)逃离俗世,追求自由者
    二、良善型女性
        (一)知恩图报,惩恶扬善者
        (二)贤孝忠贞,品德高尚者
    三、丑恶型女性
        (一)为非作歹,祸害他人者
        (二)背信弃义,自食恶果者
第二章 《搜神记》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和成就
    一、成功的肖像描写
    二、巧妙的语言艺术
        (一)借助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二)借助诗歌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三、生动的细节描写
    四、尖锐的矛盾冲突
    五、对人物原型的改造和创新
第三章 《搜神记》女性形象的价值
    一、《搜神记》女性形象的文学价值
        (一)女性形象的创新
            1.情感自由的女性形象
            2.早期“女性主义者”形象
            3.女侠形象
        (二)叙事视角的丰富多变
    二、《搜神记》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
        (一)爱情悲剧
        (二)现实悲剧
    三、《搜神记》女性形象的现实价值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佳任;;试析《搜神记》的“孝感”母题[J];文教资料;2015年36期

2 梁莉;《搜神记》中的“死而复生”故事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5年31期

3 王焕然;;论谶纬对《搜神记》的影响[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03期

4 刘浩凯;;《搜神记》中异常身体书写的两种类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5 丁秀霞;;一样的精怪 别样的情怀——再谈《搜神记》中的狐狸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7年01期

6 王平;;从《搜神记》序跋看其成书与传播[J];蒲松龄研究;2015年02期

7 郭玲;;《搜神记》方言词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3期

8 马力;;蚕是怎么来的(二)[J];小学生优秀作文;2017年08期

9 余思源;;干宝及《搜神记》研究综述[J];长江丛刊;2017年14期

10 格非;;老虎咋成了“大虫”[J];快乐语文;2017年Z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保忠;《荷马史诗》与《搜神记》神鬼形象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张辟辟;宋前志怪小说与方术[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婷婷;《搜神记》女性形象及价值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9年

2 杨倩;《搜神记》狐故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3 贺前会;《搜神记》注译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4 华严;巫文化视野下的《搜神记》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5 苏楠楠;谶纬对《搜神记》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敏;干宝《搜神记》叙事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赵倩倩;论《搜神记》的主题倾向及其审美追求[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8 刘刚;《搜神记》报恩主题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李伟;《搜神记》复音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蒲二利;《搜神记》史料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5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55557.html

上一篇:艾玛小说论  
下一篇:《经锄堂杂志》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1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