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吾心之所安”:罗叔重的诗书画印
发布时间:2020-10-26 17:34
罗叔重(1898-1968)是近代广东书法篆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践行了中国传统文人诗书画印"四全"的学术理想,并创作出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对粤港澳地区的书法篆刻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试图对罗叔重的诗书画印作风格上的形式分析,还原其艺术成就,印证中国文化"通人"传统的永恒性与可贵性。
【部分图文】:
民国初期,伴随着20世纪初钢笔引进中国和汉语拼音化运动,书法处于非常狭窄的窘境中。特别是在倡导白话文的新文化运动映照下,部分知识分子对古代文言文与古典文学的改造,使得书法所依赖的文化土壤正面临着崩溃和消逝。长期置身封闭环境和经受深厚文化传统熏陶的书法家们,在这个严峻的大变局中几乎保持保守的态度,把自身维系在旧式文化体系之中。罗叔重自不例外,一方面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不论自愿与否,他都被迫接受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严峻历史现实;另一方面传统的包袱又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在书法创作中罗氏表现出对形式的绝对重视,不遗余力。图2 罗叔重《楷书》纸本42.5×95cm(澳门市政厅编:《罗叔重百年回顾》,版图79)
图1 罗叔重《隶书七言联》纸本110×26.5cm×2私人藏李鹏翥评罗叔重曰:“先生的真书凝重流美,行书潇洒俊逸,隶书方穆朴茂,篆书以及金文甲骨,雍容大度。”[20]其中,罗氏以隶书最为人推崇,他的隶书在保留了汉碑庄重、雄厚、拙朴风格的同时,又成功地揉合了晋人的“神韵潇洒”,可谓集汉晋之长而去其短。罗氏隶书从《曹全碑》入手,巧化《华山庙碑》《礼器碑》诸碑,在平正中见险绝,与其楷书取法褚遂良一路相承。如其《隶书七言联》(图1)取《华山庙碑》加以变化,起笔和捺笔兜转有力,着意延伸,圆厚古朴而洒脱灵变,富有书卷气。1926年罗叔重来港,结识收藏家吴在桥,此联即是二人结交的见证。罗叔重的楷书取法褚遂良而自成一格,结字秀媚,开合变化尤其灵逸。如其《楷书》(图2)左竖常作顿笔,挥笔动作甩得开,粗细对比抑扬顿挫,深得褚遂良《阴符经》的家法,寓疏秀于严密之中,可以称之瘦硬通神。罗叔重的行书以褚遂良为基,对陈鸿寿、张问陶用力甚深。他曾作诗写道:
罗叔重《行书》纸本121×26cm×2 1964年(澳门市政厅编:《罗叔重百年回顾》,版图59)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57297
【部分图文】:
民国初期,伴随着20世纪初钢笔引进中国和汉语拼音化运动,书法处于非常狭窄的窘境中。特别是在倡导白话文的新文化运动映照下,部分知识分子对古代文言文与古典文学的改造,使得书法所依赖的文化土壤正面临着崩溃和消逝。长期置身封闭环境和经受深厚文化传统熏陶的书法家们,在这个严峻的大变局中几乎保持保守的态度,把自身维系在旧式文化体系之中。罗叔重自不例外,一方面亲身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不论自愿与否,他都被迫接受了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严峻历史现实;另一方面传统的包袱又沉重地压在他的身上。在书法创作中罗氏表现出对形式的绝对重视,不遗余力。图2 罗叔重《楷书》纸本42.5×95cm(澳门市政厅编:《罗叔重百年回顾》,版图79)
图1 罗叔重《隶书七言联》纸本110×26.5cm×2私人藏李鹏翥评罗叔重曰:“先生的真书凝重流美,行书潇洒俊逸,隶书方穆朴茂,篆书以及金文甲骨,雍容大度。”[20]其中,罗氏以隶书最为人推崇,他的隶书在保留了汉碑庄重、雄厚、拙朴风格的同时,又成功地揉合了晋人的“神韵潇洒”,可谓集汉晋之长而去其短。罗氏隶书从《曹全碑》入手,巧化《华山庙碑》《礼器碑》诸碑,在平正中见险绝,与其楷书取法褚遂良一路相承。如其《隶书七言联》(图1)取《华山庙碑》加以变化,起笔和捺笔兜转有力,着意延伸,圆厚古朴而洒脱灵变,富有书卷气。1926年罗叔重来港,结识收藏家吴在桥,此联即是二人结交的见证。罗叔重的楷书取法褚遂良而自成一格,结字秀媚,开合变化尤其灵逸。如其《楷书》(图2)左竖常作顿笔,挥笔动作甩得开,粗细对比抑扬顿挫,深得褚遂良《阴符经》的家法,寓疏秀于严密之中,可以称之瘦硬通神。罗叔重的行书以褚遂良为基,对陈鸿寿、张问陶用力甚深。他曾作诗写道:
罗叔重《行书》纸本121×26cm×2 1964年(澳门市政厅编:《罗叔重百年回顾》,版图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史之渊源考[J];河南大学学报;1934年03期
2 程乃珊;;调音[J];上海文学;1983年02期
3 王闿运;;论由乞[J];船山学报;1935年04期
4 龚曙光;;城头斜阳(外一篇)[J];湖南文学;2018年09期
5 秦建;刘明;;略论《艺概·文概》中的“史”[J];飞天;2010年22期
6 ;“许慎文化研究”专栏征稿启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7 尹文阁;;溵水以远(组诗)[J];诗林;2016年06期
8 ;“许慎文化研究”专栏征稿启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5期
本文编号:2857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57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