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宇澄《繁花》对上海的诗意形塑
发布时间:2020-10-27 00:45
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于2015年获得第九届矛盾文学奖,该小说以上海为背景,以两个历史时期三代人物的活动为线索,呈现特定时代中市民的都市生活。《繁花》与以往的海派文学相比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地图式”的描写在地面展现大都市的形象、有意模糊历史真实与虚构的界线的叙述方式、对日常生活细节、器物倾注极大的描写热情。如何解读《繁花》的创作也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它的成就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叙述现代大都市的城市诗学问题、如何处理当代历史与小说叙事的历史诗学问题、如何感悟日常生活细节的诗意内涵的生活诗学问题,随着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金宇澄的叙事艺术与人文情怀,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将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从空间层面分析小说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诗意形塑,解读小说对上海这座城市从60年代到90年代的“地图式”描写,阐释作家对城市发展和人的生存关系的思考。从时间层面分析小说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诗意形塑,在看似客观、冷静的描述中体现了金宇澄对于历史、文学的思考。本章试图揭示作者独特的历史诗学的叙事方式。主要从人物的日常生活方面分析小说对上海的诗意形塑,小说以似乎琐碎的话语描述人物特别是女性人物的以衣、食、器物为基础的生活细节。本章主要阐释金宇澄琐碎描述中体现的诗意内涵。从隐含作者的角度分析金宇澄如何以位置极低的“说书人”、忧伤的“回望者”、无言的“上帝”三种身份讲述上海及上海人的故事,解读金宇澄崇高的人文关怀。
【学位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上海城市诗学
第一节 道路——上海地图
一、上海的道路
二、道路的“地图式”书写
三、道路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住宅
一、“上只角”与“下只角”
二、住宅与历史
三、广阔城市空间的展现
第三节 栖居与家园
一、狭小的物理空间
二、封闭的精神空间
三、缺失的精神家园
第二章 历史诗学
第一节 人物原型——小说与现实
一、阿宝原型——金宇澄
二、小毛原型——金宇澄、金宇澄的朋友
三、沪生原型——金宇澄
四、原型运用的意义
第二节 《回望》与《繁花》的对照——现实与历史
一、语言无法证明的历史
二、历史总是百转千回
三、太平天国——不同视角下的历史
第三节 讲述童年——历史与记忆
一、历史事件对人的影响
二、“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第三章 日常生活的诗性内涵
第一节 服饰美学
一、服饰的变化
二、穿衣的哲学
第二节 器物美学
一、器物的意味
二、抄家——隐蔽的显现
第三节 古典美学
一、诗意的环境描写
二、古典的用语
第四节 女性美学
一、代表白玫瑰的蓓蒂
二、代表红玫瑰的李李
第四章 隐含作者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有历史忧伤美学的“回望者”
一、历史的虚无感
二、平静叙事中的忧伤
第二节 无言的“上帝”
第三节 “宁繁勿略,宁下勿高”的说书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57761
【学位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上海城市诗学
第一节 道路——上海地图
一、上海的道路
二、道路的“地图式”书写
三、道路的文化意义
第二节 住宅
一、“上只角”与“下只角”
二、住宅与历史
三、广阔城市空间的展现
第三节 栖居与家园
一、狭小的物理空间
二、封闭的精神空间
三、缺失的精神家园
第二章 历史诗学
第一节 人物原型——小说与现实
一、阿宝原型——金宇澄
二、小毛原型——金宇澄、金宇澄的朋友
三、沪生原型——金宇澄
四、原型运用的意义
第二节 《回望》与《繁花》的对照——现实与历史
一、语言无法证明的历史
二、历史总是百转千回
三、太平天国——不同视角下的历史
第三节 讲述童年——历史与记忆
一、历史事件对人的影响
二、“童年”对人生的影响
第三章 日常生活的诗性内涵
第一节 服饰美学
一、服饰的变化
二、穿衣的哲学
第二节 器物美学
一、器物的意味
二、抄家——隐蔽的显现
第三节 古典美学
一、诗意的环境描写
二、古典的用语
第四节 女性美学
一、代表白玫瑰的蓓蒂
二、代表红玫瑰的李李
第四章 隐含作者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有历史忧伤美学的“回望者”
一、历史的虚无感
二、平静叙事中的忧伤
第二节 无言的“上帝”
第三节 “宁繁勿略,宁下勿高”的说书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佳越;原苏荣;;论《繁花》中的情态隐喻所反映出的人物关系[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胡立新;江菲芷;;略论《繁花》的复调、反讽与隐喻艺术[J];小说评论;2015年06期
3 李涯;;方言、声音与结构——论《繁花》的叙事及其寓意[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4 张永禄;;《繁花》的情感结构与悲剧意味[J];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05期
5 朱军;;《繁花》的都市本体论[J];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05期
6 富冬青;;熟悉和陌生的上海故事——兼谈西方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J];文艺争鸣;2015年08期
7 郑理;;《繁花》是怎样绽放的[J];编辑学刊;2015年02期
8 李清宇;;入于赋心:论《繁花》的“铺张”叙事[J];南方文坛;2015年02期
9 曾军;;地方性的生产:《繁花》的上海叙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10 顾晓莉;;中国出了部奇小说——读金宇澄的长篇小说《繁花》[J];名作欣赏;2014年26期
本文编号:28577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57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