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革命鲁迅”到“政治鲁迅”——评李玮《鲁迅与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

发布时间:2020-10-28 08:05
   正2018年,有两本关于"政治鲁迅"的著作同时问世,一本是钟诚的《进化、革命与复仇:"政治鲁迅"的诞生》(北京大学出版社),一本是李玮的《鲁迅与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这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新一代学者试图走出鲁迅研究最近三十年的"去政治化"状态,努力开启了鲁迅研究的"再政治化"转向。
【文章目录】:
一“政治”的扩张:复数政治与话语实践
二“文化的转向”: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
三“政治文化转向”的困境:话语权与保守性
    (一)重视实践再生产,缺乏生产讨论
    (二)重视互动流变,缺乏结构机制探究
    (三)“话语”的保守性,缺乏政治经济学思考
结语“文学政治”与“介入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东方;;“文学家鲁迅”研究的三个维度[J];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11期

2 徐纪阳;;《鲁迅与俄国》:走近鲁迅的新门口[J];博览群书;2017年05期

3 钱理群;;我为何、如何研究鲁迅——2017年5月29日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鲁迅与当代中国"学术论坛上的讲话[J];文艺争鸣;2017年10期

4 张伟权;;“译介与重塑”——鲁迅在越南[J];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09期

5 邱焕星;;“回到鲁迅”之辨[J];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10期

6 姬学友;;正解明真相 细节传精神——《鲁迅像传》读后[J];书屋;2013年08期

7 牛欣;邵燕君;;鲁迅重构或一次有意义的精神探勘——读徐妍的专著《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的重构》[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王志蔚;;鲁迅戏曲思想的人民性及其启示[J];戏曲研究;2006年03期

9 崔峰;;开拓鲁迅翻译研究的新视野——评王友贵新著《翻译家鲁迅》[J];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01期

10 孙玉石;新时期鲁迅作品研究断想——张杰、杨燕丽编《鲁迅其书》序[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元忠;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D];兰州大学;2008年

2 蔡洞峰;契合与传承:胡风对“鲁迅传统”的阐释[D];苏州大学;2017年

3 李生滨;晚清思想文化与鲁迅[D];复旦大学;2005年

4 孙海军;鲁迅早期思想的“主观主义”倾向与晚清学术思潮[D];苏州大学;2013年

5 黄琼英;鲁迅作品语言历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敏;鲁迅的语言思想及其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少勤;盗火者的足迹与心迹——论鲁迅与翻译[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代廷杰;探索“探索者”[D];山东大学;2011年

9 孙淑芳;鲁迅小说与戏剧[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牟利锋;文化突围与文类重构[D];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海峰;延安时期鲁迅现象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2 崔峰;鲁迅翻译初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陈灵;鲁迅形象的重构[D];兰州大学;2013年

4 李红玲;鲁迅形象的演变[D];青岛大学;2006年

5 雅妮(YANI SINLAPAKHONG);泰国知识者对鲁迅形象的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咸泽峰;网络文化中鲁迅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周淑;战时国统区的鲁迅话语[D];西南大学;2010年

8 李慧敏;沉默之思—鲁迅的沉默及其文本世界[D];苏州大学;2019年

9 王叔君;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鲁迅形象”塑造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10 丛晓梅;延安时期鲁迅形象建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9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59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1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