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吴中四才子的诗歌创作

发布时间:2020-11-02 10:59
   吴中四才子,指明代中后期活跃在吴中地区的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四人。他们的诗歌贴近日常生活,或典雅,或俚俗,或平畅自然,或沉郁悲凉,体现出传统与开放并存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目前,学者对吴中四才子的诗歌研究多侧重于个体,对他们的诗歌的整体性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本文欲在现有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吴中四才子的诗歌创作。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该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目前,学界对吴中四才子的研究集中于个人的诗歌创作,较少将他们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对吴中四才子的整体性研究又更加注重相同点,忽视了对他们的差异性的研究。本文从吴中四才子的整体性研究出发,既探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的共同因素,又关注差别。第一章归纳吴中四才子的诗歌创作背景。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背景条件,家世渊源、地域因素、时代背景、文坛概况等都是其诗歌创作的前提。第二章分类论述了吴中四才子的文化个性。从江南地区的环境氛围、历史文化和儒释道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吴中四才子的文化个性,指出他们既热情奔放,又稳定内敛;既有侠义精神,又有文人气质;既积极进取,又虚静、随缘安然。第三章论述吴中四才子的文学思想。吴中四才子在诗文创作上重情尚真,主张自由抒发思想感情,不拘格调。他们推崇古文辞,力图学习古人的文风,改变诗歌靡弱的现象,同时师古而不泥古,注重创新。第四章对吴中四才子诗歌的题材内容进行分类。他们的诗歌内容丰富,包括纪游、消遣、杂感和对女子的书写。第五章分析吴中四才子诗歌的艺术情趣。对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与市井细民的接触,使吴中四才子的诗歌具有世俗化的倾向。江南环境的陶冶以及江南文人的身份又使得吴中四才子的诗歌具有清新自然的特征。第六章论述吴中四才子的诗歌对前代诗人的接受。吴中四才子的诗歌广泛吸取了前代诗人的精髓,以最具代表性的陶渊明和李白为例,他们在人格、思想和诗歌创作上均对吴中四才子及其诗歌创作产生影响。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207.2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吴中四才子的诗歌创作背景
    第一节 家世渊源
    第二节 地域因素
    第三节 时代背景
    第四节 文坛概况
第二章 吴中四才子的文化个性
    第一节 热情奔放与稳定内敛交融的江南市民文化个性
    第二节 侠义精神与文人气质兼备的吴越文化个性
    第三节 进取、虚静、随缘的儒释道文化个性
第三章 吴中四才子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重情尚真,不拘格调
    第二节 诗法古人,别出机杼
第四章 吴中四才子诗歌的题材内容
    第一节 纪游
    第二节 消遣
    第三节 杂感
    第四节 对女子的书写
第五章 吴中四才子诗歌的艺术追求
    第一节 世俗化倾向
    第二节 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
第六章 吴中四才子的诗歌对前代诗人的接受——以陶渊明、李白为例
    第一节 吴中四才子诗歌对陶渊明的接受
    第二节 吴中四才子诗歌对李白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吴中四才子诗文创作的精神体认与审美趋同[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年06期

2 ;名家[J];江苏教育;2016年45期

3 陈冠男;;唐寅《行书诗稿》[J];书与画;2016年12期

4 李双华;“吴中四才子”名目考[J];江海学刊;2004年03期

5 王晓辉;;从民间爱情故事到才子佳人小说的传承与嬗变——以吴中四才子“三笑故事”为例[J];文艺评论;2015年10期

6 陈出云;;水乡北京的失落与回归[J];地图;2009年Z1期

7 ;智力游艺会[J];小学生导读;2002年Z1期

8 郁乃尧;;江南四大才子墓冢今何在[J];江苏地方志;2016年04期

9 高潮;古人交际艺术趣谈[J];公关世界;1997年04期

10 孙溥泉;;中则养 过则病[J];家庭医学;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彩彩;论吴中四才子的诗歌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2 甘伟;论吴中四才子的古学追求[D];西北大学;2017年

3 王玉媛;高启诗歌风格及其成因探析[D];厦门大学;2007年

4 黄治音;“吴中四才子”诗文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谢丹;唐寅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张洪雨;唐寅诗歌用典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7 刘文英;文征明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赵岩;文徵明小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吴波;唐寅思想及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殷晏梅;短促的生命歌吟[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66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66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4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