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诗学中“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间的逻辑张力及其调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0-11-05 02:23
中国诗歌"言志"与"缘情"的两大功能自《诗经》形成的时代就已发轫,并在后世逐渐发展成为诗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两大命题。然而从逻辑上看,"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间却一直以来存在着某种隐约的张力。一方面,我们的古典诗歌史上并非只流传下来抒怀表志的诗作,这使得"诗言志"这个命题无法涵盖那些言志范围之外的作品;另一方面,诗人的情感经常会表现出挣脱严肃志趣而趋向行乐的倾向,这就使它很难保持与"诗言志"精神的相协一致。事实上,两者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紧密关系,"言志"之作对"缘情"之作的内容起着制约性的作用,"缘情"之作又反过来拓展着"言志"之作的固有范围。而最终能起到消解两个命题之间张力的作用,使其走向和谐统一的还是"思无邪"这个影响深远的古老观念。
【文章目录】:
一、“志”与“情”之间的潜在张力
二、“言志”“缘情”与“情志合一”
三、统摄“情”“志”的精神:“思无邪”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70981
【文章目录】:
一、“志”与“情”之间的潜在张力
二、“言志”“缘情”与“情志合一”
三、统摄“情”“志”的精神:“思无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学明;;论中国诗学中的缘事说[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2 晓风;创作中的直觉与理性[J];当代文坛;1986年01期
3 檀小舒;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言志说[J];湖湘论坛;1998年02期
4 李志磊;高静;;近三十年来彝族古代诗学研究综述[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何积全;浅谈彝族古代诗学专著《彝语诗律论》[J];民族文学研究;1989年01期
6 张振亭;;韩国古代诗学的中国情结[J];理论观察;2011年05期
7 万伟成;;“英雄”:从观人学到古代诗学的范畴研究[J];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01期
8 马金科;;论朝鲜古代诗学对“江西诗派”概念的接受[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龚霞;;“诗言志”与“诗缘情”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张萍;;古代诗学与文学[J];文艺争鸣;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蔺若;神秘文化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丹丹;中唐诗学的指授性特色及其理论内涵[D];山西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70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