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的间离——重评丁玲《在医院中》中的政治写作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国庆;女性知识者的思索、困惑与追求——重读丁玲的《在医院中》[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陈智慧;;依然沉重的性别牢笼——丁玲《在医院中》的性别解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潘磊;陆萍·丁玲·延安青年——丁玲《在医院中》新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陈玲;;从接受美学看《在医院中》的价值取向[J];当代小说(下);2010年08期
5 曾冬水;对新时期的《在医院中》研究的思考[J];武陵学刊;1996年01期
6 王卫平;徐立平;;《在医院中》:评说七十年的是非曲直——兼谈对作品的再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吴福辉;;透过解说与检讨的表层——丁玲《关于〈在医院中〉》的阅读札记[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年02期
8 吴建萍;;从丁玲《在医院中时》看知识分子革命者的成长[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孙尧天;;浪漫的与现实的:革命语境中的内在冲突——丁玲《在医院中》的症候式解读[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年01期
10 孙红震;;论丁玲《在医院中》的伦理博弈[J];小说评论;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凌菁;丁玲的多重身份与其文学活动[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美皆;“晚年丁玲”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刘业伟;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4 孙胜存;救赎·蜕变·转型[D];河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晓兰;丁玲在延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邢燕;走向延安的丁玲[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爱;论晚年丁玲回忆散文中的“革命”(1979-1986)[D];河北大学;2017年
4 黄玉玲;自觉皈依与潜在反叛[D];南昌大学;2014年
5 卓敏;丁玲镜像中的“现代中国”[D];北京大学;2012年
6 张惠敏;试探丁玲的创作特色[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仙乐;论丁玲的思想转型及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D];暨南大学;2008年
8 王轶;《中国》与晚年丁玲[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孟丽娟;丁玲创作与“力的文学”[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刘欣;丁玲创作论[D];郑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73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