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关于袁枚《随园诗话》中《红楼梦》的几则文献

发布时间:2020-11-07 11:24
   揭示经典文学的现代意义,是凸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者来说,需要超越文学的自身格局,把研究对象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来思考。自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至今,对《红楼梦》的研究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这百年《红楼梦》学术史,可以发现,现代意义的"红学"建立之初,本来就没有局限于文学内部: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运用西方哲学理念,蔡元培《石头记索隐》强调民族革命,胡适《红楼梦考证》结合个人家族史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引入,都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随着对文学审美性的强调和对语言艺术本身的重视,关于经典作品的文化学研究被边缘化了,或者说分层化了。一方面是有关《红楼梦》各种纯艺术技巧的理论讨论,是版本学意义上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是借《红楼梦》名义却又无关《红楼梦》本体的各种红楼文化研究的随意发挥。由此,我们强调立足《红楼梦》本体,以开阔的文化学视野展开研究的再出发。这种再出发,路径固然不少,但突破渊深流长的文学趣味主义局限尤为重要。因为文学趣味主义的最大问题是过于强调文学的内部纯粹性,常常只从审美鉴赏的角度来分析文学现象,以满足自身的审美娱乐,而忽视在一个整体文化视野中的意义和价值。简单举例说,当有学者提出《红楼梦》缺少晴雯的肖像描写是因为作者运用了留白艺术而留给读者想象余地时,却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留白,常常是作者有意或无意忽视特定阶层人物的一种表征,因为当小说的视角基本采用了主人立场,丫鬟奴仆的容貌是很难进入主人视野的。于是,看似是艺术审美的一个策略问题,其实隐含着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意识。当然,文化学研究既需要挖掘文学的深层次问题,以显示文化学的立体性,也需要把文学的生产和接受置于社会过程来考虑,以体现文化的动态发展性。这里,我们邀请四位红学家从文化的不同视角研究《红楼梦》这部伟大经典,它既有从语体多样性入手,讨论其折射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有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和现实生活特定人物的契合度;既有从印刷技术角度梳理《红楼梦》的传播,也有对早期《红楼梦》电影改编作文化生态学意义的发展研究。总之,它是对文学经典在文化大视野中的再阐释,也一定程度上依托了《红楼梦》本身的丰富复杂,拓宽了文化学的格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云志;《随园诗话》中有关《红楼梦》一段话的前后变化——兼谈《随园诗话》的版本[J];红楼梦学刊;2005年04期

2 卢兴基 ,高鸣鸾;从现实主义理论看《红楼梦》自叙说[J];天津师大学报;1982年05期

3 邵建阳;;清末民初《红楼梦》作者问题探究(下)[J];蚌埠党校;2018年01期

4 曲江;再辨明义《题红楼梦》二十首之真伪[J];红楼梦学刊;1998年02期

5 沈新林;;《红楼梦》作者研究平议[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6 张俊;关于《红楼梦作者新考》的通信[J];红楼梦学刊;1991年02期

7 蔡义江;;明义《题红楼梦》诗的史料价值[J];曹雪芹研究;2013年01期

8 李敏;《红楼梦》的原作者是谁?[J];章回小说;2003年05期

9 冯文丽;;“共同体”的分化:论《红楼梦》的“噪音”传播[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10 郭惠芬;;让生命亮出最初的光彩——《红楼梦》中以贾宝玉为视角的生命观探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小红;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沈杏轩;基于隐喻视角的《红楼梦》语言艺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骁;清代《红楼梦》的图像世界[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4 王玲玲;《红楼梦》休闲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张夏;《红楼梦》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吴松林;《红楼梦》的满族习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计文君;《红楼梦》小说艺术现当代继承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8 高雁;《红楼梦》图文关系的审美嬗变[D];辽宁大学;2017年

9 李丽;英语世界的《红楼梦》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饶道庆;《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爽;李辰冬与《红楼梦》[D];集美大学;2016年

2 陆阳艳;《红楼梦》启蒙思想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樊恬静;《红楼梦》意象叙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李娟;《红楼梦》的“情”“色”世界与“乱伦禁忌”[D];南昌大学;2009年

5 王丽姿;端木蕻良与《红楼梦》[D];西南大学;2011年

6 蔡灵美;《红楼梦》悲剧层次探析[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晓薇;试论《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及主题寓意[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8 贾峰;《红楼梦》服饰话语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李荣华;茅盾与《红楼梦》[D];集美大学;2015年

10 王玉;《红楼梦》引唐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738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738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2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