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王安忆小说的隐喻叙事研究
【学位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7.4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王安忆及其作品述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选题思路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新世纪王安忆小说隐喻叙事景观的扫描
第一节 新世纪王安忆小说隐喻叙事的发展轨迹
一、探索性文本:《富萍》
二、实验性文本:《遍地枭雄》
三、成熟性文本:《匿名》
第二节 新世纪王安忆小说隐喻叙事的人物群像
一、城市接纳的新移民
二、城乡驱逐的边缘人
三、城市原住民中的小人物
第三节 新世纪王安忆小说隐喻叙事的创作策略
一、隐喻叙事的连接效应
二、隐喻叙事的诗性效果
三、隐喻叙事的语篇统摄功能
第二章 新世纪王安忆隐喻小说的表现形态
第一节 人物隐喻
一、《遍地枭雄》中小人物的隐喻:历史的戏说者
二、《匿名》“主人公”的隐喻:从“他”到“老新”
第二节 情节隐喻
一、《遍地枭雄》中绑架案的隐喻:身份的焦虑
二、《匿名》中落水案的隐喻:自我救赎的失败
第三节 主题隐喻
一、“林窟”的隐喻:对原始文明的寻找
二、“新世界”的隐喻:对现代文明的探寻
第三章 王安忆小说隐喻叙事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王安忆式隐喻叙事的精神追求
一、从“书写城市”到“书写文明”的飞跃
二、“精英意识”的坚守者
第二节 王安忆隐喻式小说的现代意蕴
一、关注当代青年的精神困境
二、对当代文学发展问题的忧思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勇忠;;小说文本构建与隐喻叙事[J];外语教学;2015年06期
2 杨庆祥;;阿三考——由《我爱比尔》兼及王安忆的写作症候[J];文艺研究;2015年04期
3 高兴;;寻找“上海”:文化记忆理论与上海文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4 徐盛桓;;隐喻的起因、发生和建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年03期
5 陈晓明;;在历史的“阴面”写作——试论《长恨歌》隐含的时代意识[J];文学评论;2013年06期
6 杨庆祥;;历史重建及历史叙事的困境——基于《天香》、《古炉》、《四书》的观察[J];文艺研究;2013年08期
7 陈思和;;批评与创作的同构关系——兼谈新世纪文学的危机与挑战[J];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3期
8 程瑾涛;刘世生;;作为叙事治疗的隐喻——以《简·爱》为例[J];外语教学;2012年01期
9 李新艳;;有意疏离 无意契合——从文学史角度看王安忆1990年以来的创作转型[J];当代文坛;2012年01期
10 程光炜;;小镇的娜拉——读王安忆小说《妙妙》[J];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莺;张爱玲文学语言中的隐喻[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芹;论王安忆21世纪小说的女性意识[D];云南大学;2015年
2 张潇晖;新世纪以来王安忆作品中的现代女性形象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杜艳;张爱玲小说中“女人隐喻”的认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郜雪;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成长叙述[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济洲;莫言小说中的诗性隐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栩;身体的隐喻:张玉清少年小说创作的叙事伦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佳;非女性主义立场下的性别观照[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8 周雨晔;论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上海书写[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李芳;日常生活的诗意建构[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史妍;经验话语的建构与成长故事的诉说[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82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82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