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中国想象的功能
发布时间:2020-11-15 19:59
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想象中国的诗歌,无论是在文化认知、理解功能方面,还是在文化融合功能方面,都表现出与西方文人想象中国的作品迥然不同的特征。在文化认知功能方面,随着历史的流变,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的诗歌呈现出一种逐渐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我"与"他"的不平等关系转换为"我"与"你"的平等关系的态势。在文化理解功能方面,台湾人与大陆人同文同种,拥有共享的历史和共同的民族文化。这就使得,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诗歌想象中国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强调换位思考在两岸对话过程中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过程。在文化融合功能方面,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受中国传统"和而不同"思维的影响,主张让不同的文化多元共存,达成一种相互协调的境界。
【文章目录】:
一、历史流变与认知丰富
二、理解与包容
三、“和而不同”的融合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85146
【文章目录】:
一、历史流变与认知丰富
二、理解与包容
三、“和而不同”的融合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小琪;;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想象中国社会空间的二重性[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2 赵小琪;;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诗性思维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09期
3 沙克;;处处是本土(二首)[J];星星;2018年34期
4 邓伟;;“本土”何为:当代重庆文学的重构与突围[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3期
5 ;书屋絮语[J];书屋;1997年04期
6 临轩;有限的本土与无边的艺术[J];文艺评论;1992年04期
7 南帆;“本土”的歧义[J];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03期
8 王纲;礼、物、交换与“本土精神’[J];读书;1997年08期
9 朱立立;刘小新;;近20年来台湾地区“本土论”思潮的形成与演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廖夏璇;;论常剑钧剧作的本土情结[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邓小红;“本土中国”的自觉探求—李锐小说创作论[D];南昌大学;2016年
2 李玮;立足“本土中国”的现代性写作[D];山东大学;2007年
3 王胜蓝;新世纪十年本土原创儿童文学畅销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5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85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