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之文学史写作之精神史观研究
【学位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20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学术借镜:精神史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第一节 德国文学史写作方法的浸润
第二节 精神史与李长之的文学观念
第二章 书写实践:古典与浪漫的精神史线索
第一节 古典主义:传统儒学中的审美人格
第二节 浪漫主义:传统诗学中的现代人格
第三节 “感情的型”作为精神史书写的标准
第三章 文化旨归:精神史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另辟蹊径的文学史观念
第二节 全新的文学史线索
第三节 “立人”与“立国”的文化理想
第四章 学术变异:《中国文学史略稿》的写作及反思
第一节 《中国文学史略稿》的写作特点
第二节 憾然未竟的文化理想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伟文;;李长之构想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略及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2 麻治金;;《陶渊明传论》:苦痛的现实感叹——对李长之陶渊明批评的研究及思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3 路淑英;;形而上学对世界终极问题的追问及其深刻意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4 王海涛;;论李长之的文学史理论与实践[J];郑州师范教育;2013年03期
5 丁晓萍;;抗战语境下的文化重建构想——陈铨与李长之对“五四”的反思之比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03期
6 刘月新;;论李长之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J];文艺争鸣;2011年16期
7 刘月新;邹君;;理想人格建构的心路历程——论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的价值追求[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刘坛茹;;李长之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与重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王喜冬;;浅论批评家李长之对康德思想的接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10 吴晓樵;;李长之与德语文学[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瑜;现代文学史观及其书写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蕴艳;李长之的学术—心路历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宣军;李长之屈骚批评的美学阐释[D];暨南大学;2014年
2 吴敏;文化保守主义视域下的李长之文艺思想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辉;论李长之的中国古典文学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孔苏颜;李长之文学批评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徐芬;李长之文学批评理论的现代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邹君;李长之人格论批评研究[D];三峡大学;2007年
7 袁珂;论李长之的文艺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89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8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