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林语堂小说死亡叙述的审美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20-12-04 02:02
  林语堂,享誉中外的美籍华人文人,在其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丰实厚重且影响深远的精神产品。林语堂是个善于描写的大师,其七部小说,主题各异,但都关注人生,尤其在死亡叙述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特征,而这种特征也造就了一定的审美效果,其背后也蕴藏着独特的文化意蕴。立足林语堂七部小说《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红牡丹》《赖柏英》《唐人街》和《奇岛》的文本,本文着重分析阐释其死亡叙述的特征、审美效果和文化意蕴,除绪论和结语共分为三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林语堂的小说创作、林语堂小说死亡叙事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研究的重点和突出之处。第一章,分析林语堂小说的死亡叙事。在梳理七部小说的死亡情节的基础上,总结林语堂的“死亡情结”及其笔下的死亡形式,死亡情节多且形式多种多样。其次,林语堂笔下的死亡多有预示,通过一些特定的物象、梦境以及其他一些如预言、签文等形式预示人物的死亡。第三,小说中的死亡还具有死亡细节、丧葬礼仪简略叙述以及叙述时多采用内视角模式等一般特征。第二章则在叙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独特的叙述方式产生的审美效果。死亡的预叙让情节多有悬念,使情节发展更加跌宕起伏。死亡多且细节、丧葬礼仪叙述简略则营造...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林语堂小说创作简介
    二、林语堂小说死亡叙事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的重点和突出之处
第一章 林语堂小说的死亡叙事
    第一节 “死亡情结”与死亡形式的叙述
    第二节 有预示的死亡
        (一)特定物象对死亡的预警
        (二)梦境叙述的死亡预警
        (三)其他的死亡预警和暗示
    第三节 死亡叙述的一般特征
        (一)死亡细节的简略节制
        (二)丧葬礼仪的简略零散
        (三)内视角间接叙述
第二章 林语堂死亡叙述的审美效果
    第一节 死亡暗示的情节效果
    第二节 营造清冷的悲剧氛围
    第三节 构建“平和的悲剧”
    第四节 “留白”的悲剧效果
第三章 林语堂死亡叙述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死亡情结”与林语堂的生命意识
    第二节 死亡“简略”叙述法的文化玄机
    第三节 死亡预叙与鬼神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硕士阶段科研、获奖情况



本文编号:2896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896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b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