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龙应台散文创作主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17:57
  在当代文化语境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龙应台作为典型的知识分子用具有“龙卷风”式的文学话语来表现对于个人、民族的思考和关注。其影响力在整个文学领域都是举足轻重的,其文学研究价值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无论是生活、经济还是政治方面,其独有的思维模式和文学思想都深入人心,对台湾的前景发展有建设性作用,成为了台湾地区的社会批评家。八十年代中期,她创作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引起了全民讨论的热潮。二十年来,她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在反思浪潮中提出观点和建议,无数次引领了社会文化节的浪潮。回顾其文学之路,对于民生问题始终不断思索,作为台湾评论家的使命与责任表现得淋漓尽致。创作的影响,为文章分析提供大环境参考。然后结合龙应台的具体作品,细分其不同阶段的创造风格,深入分析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所展现出龙应台作品深层次的内涵。本文研究力图通过龙应台不同时期思想、作品的研究,展现其真实的一面,为华语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素材。首先概括说明研究背景和目的,以及研究方法,意义。并根据当时社会、时代背景,重点分析龙应台生长、生活环境,分析龙应台文学创作的社会背景,和对其内涵和意义。并结合作品分析不同时期所...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二章 创作实践的主体来源
    2.1 环境背景
        2.1.1 社会环境
        2.1.2 自身成长环境
    2.2 文化背景
        2.2.1 传统文化底蕴
        2.2.2 西方文化渗入
第三章 多重身份的主体演绎
    3.1 知识分子的批判呐喊
        3.1.1 教育水平的质疑
        3.1.2 社会现状的堪忧
        3.1.3 政治制度的不满
    3.2 公民意识的启蒙解放
        3.2.1 公民觉醒的现代社会
        3.2.2 自由平等的人生追求
        3.2.3 民族精神的保持与坚守
    3.3 女性生命的体验感悟
        3.3.1 母亲角色的思考
        3.3.2 女儿角色的感悟
        3.3.3 女性主义者的构建
第四章 价值追求的主体构建
    4.1 生命体验的深层感悟
        4.1.1 亲人离与去的思考
        4.1.2 尊重生命
    4.2 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
        4.2.1 苦难的哲学思索
        4.2.2 悲悯的普世情怀
第五章 表现形式的主体取向
    5.1 取悦读者的叙事策略
        5.1.1 平民化视角
        5.1.2 大众化语言
    5.2 鲁迅遗风的创作风格
        5.2.1 忠实的现实主义
        5.2.2 犀利的文风
    5.3 清新流畅的行文笔法
        5.3.1 书信与对话
        5.3.2 排比与照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J]. 杨桂.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3(06)
[2]素颜修行 深情目送——读龙应台的《目送》[J]. 孙宁宁.  名作欣赏. 2011(05)
[3]我们应该有多慢?——由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想到的[J]. 孙忆.  语文建设. 2010(05)
[4]文学“向内转”:由外而内的“去政治化”策略研究[J]. 刘锋杰.  文艺理论研究. 2010(02)
[5]批判的精魂——评《野火集》[J]. 吴海琴.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6]萨义德作为知识分子的理论和实践[J]. 高继海.  当代外国文学. 2008(04)
[7]憨胆为文 仗笔天涯——看《龙应台评小说》[J]. 丁瑞兰.  世界文学评论. 2008(01)
[8]由《在海德堡坠入情网》解读龙应台的女性观[J]. 郝云峰.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9]知识分子的灵魂交响曲——从龙应台现象解读龙应台的知识分子角色[J]. 唐冰炎.  华文文学. 2007(06)
[10]面对世纪末的焦虑——评龙应台的杂文创作[J]. 王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10)

硕士论文
[1]公共知识分子的传媒表达[D]. 张玉洁.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人生三书”:呼应与成长—龙应台亲情散文研究[D]. 缪黄佳.南京大学 2011
[3]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下的龙应台创作[D]. 毛林.湘潭大学 2007
[4]全球语境下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与使命感[D]. 许晔洁.南京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30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30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a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