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广芩小说中的动物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06:12
随着《怀念狼》《狼图腾》等诸多名篇佳作的问世,“动物叙事”创作已经形成一股热潮,并引起读者和评论家的普泛性关注。“动物叙事”作为一个崭新的学术概念,因其独特的文学样式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当代文学整体创作的重要存在。叶广芩的动物叙事创作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同时融入现代伦理理念,跳脱出人类中心主义视域,并以生命主体作为叙事视角来阐释生命及生存的意义。叶广芩借助动物叙事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了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及其对生命物种的价值反思,而且深入思考了人和动物所面临的共通的情感困境,对和谐生态理想的建构展现出一定的昭示性意义。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动物叙事概念进行一定的界定,兼顾对叶广芩整体创作情况及其研究现状作出相应的梳理。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叶广芩动物叙事的创作渊源”,从宗教哲学伦理资源的承继、家族记忆与社会现实的情感促发两个方面,探析了传统文化、个人经历等对叶广芩创作的审美诉求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第二章“叶广芩动物叙事的形式特质”,以叙事学角度切入,主要从意象选择、叙述话语、叙事格局三个层面来探究叶广芩动物叙事的叙事艺术。第三章“叶广芩动物叙事的文化内涵”...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动物叙事”的界定
二、叶广芩创作情况与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叶广芩动物叙事的创作渊源
第一节 宗教哲学伦理资源的汲取与继承
一、“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
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三、“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念
第二节 家族记忆与社会现实的情感促发
一、“谁翻乐府凄凉曲”:家族历史潜埋的悲悯情怀
二、“舀取秦岭水一瓢”:秦地生活体验的生态哲思
三、“所罗门王的指环”:现代思维理念的生命烛照
第二章 叶广芩动物叙事的形式特质
第一节 真实与魔幻交织的意象选择
一、摹真意象:客观写实的“传记式”描写
二、幻化意象:神秘怪诞的象征性表达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叙述话语
一、旧辞新唱:诗词曲赋的传承萃取
二、“真实的虚构”:神话传说与生命体验的勾连晕染
三、雅俗并呈:文学话语与秦地方言的交错杂糅
第三节 横纵交错的叙事格局
一、多线并行的叙事轨迹
二、多维视角的不定点透视
三、“向死而生”的结局走向
第三章 叶广芩动物叙事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动物赞歌:生命的“高贵和庄严”
一、“反陪衬”身份:动物主体地位的恢复
二、反抗与复仇:动物生命意识的诗性抒写
三、破坏与守护:动物视域中的生态人格建构
第二节 文化反思:传统伦理的“反拨”与“守望”
一、饮食文化:“舌尖上的罪恶”
二、狩猎文化:君临万物的征服者意识
三、民间信仰:自然神性的“复魅”
第三节 挽歌情结:人与自然的情感隔阂
一、“时代哀音”:社会变迁下的精神沉沦
二、眷恋自然:原始生态景观的回归
三、“生态共鸣”:和谐生态伦理的昭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叶广芩秦岭系列动物小说的文学构建[J]. 臧小艳. 小说评论. 2019(01)
[2]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基本维度——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J]. 汪信砚,刘建江. 学术研究. 2019(01)
[3]艺术自律与审美伦理[J]. 冯黎明. 文艺研究. 2018(11)
[4]试论中国生态小说中的赋魅失当问题——以叶广芩的生态小说为主[J]. 邵薇,袁丹. 鄱阳湖学刊. 2018(05)
[5]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代生态文学中的赓续[J]. 欧阳澜,汪树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6]现代性的批判与解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性[J]. 宋伟. 文艺争鸣. 2018(07)
[7]类型学视野下小说类型的正体与变体[J]. 张永禄,葛红兵. 当代文坛. 2017(05)
[8]现代性反思:生态文学书写的潜在主调——以贾平凹、叶广芩、红柯为中心[J]. 高春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9]论叶广芩生态小说对建构生态人格的呼唤[J]. 许洪铭. 牡丹. 2016(10)
[10]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神话原型母题及其模式研究[J]. 陈佳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博士论文
[1]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D]. 王敏.中央民族大学 2015
[2]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 陈佳冀.上海大学 2011
[3]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D]. 雷鸣.山东师范大学 2009
[4]动物小说——人类的绿色凝思[D]. 孙悦.上海师范大学 2008
[5]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 王静.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满族文化视域中的叶广芩小说研究[D]. 付玉琪.延安大学 2016
[2]想象与建构:叶广芩小说的满族书写[D]. 孟琳.沈阳师范大学 2016
[3]叶广芩家族小说论[D]. 王雅楠.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论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动物形象[D]. 罗清.中南民族大学 2015
[5]京陕文化视野下的叶广芩小说创作[D]. 康文祎.聊城大学 2014
[6]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叶广芩小说研究[D]. 林原羽.河北大学 2014
[7]性别与时代差异的影像[D]. 王子龙.东北师范大学 2014
[8]民族文化与审美建构[D]. 符玥.重庆师范大学 2014
[9]传统儒、道、法文化对叶广芩家族小说创作的影响[D]. 白玉.延安大学 2013
[10]闺秀遗风 贵胄笔墨[D]. 王明贤.南昌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37111
【文章来源】:江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动物叙事”的界定
二、叶广芩创作情况与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叶广芩动物叙事的创作渊源
第一节 宗教哲学伦理资源的汲取与继承
一、“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
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三、“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念
第二节 家族记忆与社会现实的情感促发
一、“谁翻乐府凄凉曲”:家族历史潜埋的悲悯情怀
二、“舀取秦岭水一瓢”:秦地生活体验的生态哲思
三、“所罗门王的指环”:现代思维理念的生命烛照
第二章 叶广芩动物叙事的形式特质
第一节 真实与魔幻交织的意象选择
一、摹真意象:客观写实的“传记式”描写
二、幻化意象:神秘怪诞的象征性表达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叙述话语
一、旧辞新唱:诗词曲赋的传承萃取
二、“真实的虚构”:神话传说与生命体验的勾连晕染
三、雅俗并呈:文学话语与秦地方言的交错杂糅
第三节 横纵交错的叙事格局
一、多线并行的叙事轨迹
二、多维视角的不定点透视
三、“向死而生”的结局走向
第三章 叶广芩动物叙事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动物赞歌:生命的“高贵和庄严”
一、“反陪衬”身份:动物主体地位的恢复
二、反抗与复仇:动物生命意识的诗性抒写
三、破坏与守护:动物视域中的生态人格建构
第二节 文化反思:传统伦理的“反拨”与“守望”
一、饮食文化:“舌尖上的罪恶”
二、狩猎文化:君临万物的征服者意识
三、民间信仰:自然神性的“复魅”
第三节 挽歌情结:人与自然的情感隔阂
一、“时代哀音”:社会变迁下的精神沉沦
二、眷恋自然:原始生态景观的回归
三、“生态共鸣”:和谐生态伦理的昭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叶广芩秦岭系列动物小说的文学构建[J]. 臧小艳. 小说评论. 2019(01)
[2]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三个基本维度——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J]. 汪信砚,刘建江. 学术研究. 2019(01)
[3]艺术自律与审美伦理[J]. 冯黎明. 文艺研究. 2018(11)
[4]试论中国生态小说中的赋魅失当问题——以叶广芩的生态小说为主[J]. 邵薇,袁丹. 鄱阳湖学刊. 2018(05)
[5]传统生态智慧在当代生态文学中的赓续[J]. 欧阳澜,汪树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6]现代性的批判与解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性[J]. 宋伟. 文艺争鸣. 2018(07)
[7]类型学视野下小说类型的正体与变体[J]. 张永禄,葛红兵. 当代文坛. 2017(05)
[8]现代性反思:生态文学书写的潜在主调——以贾平凹、叶广芩、红柯为中心[J]. 高春民.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9]论叶广芩生态小说对建构生态人格的呼唤[J]. 许洪铭. 牡丹. 2016(10)
[10]中国当代“动物叙事”神话原型母题及其模式研究[J]. 陈佳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博士论文
[1]论新世纪少数民族汉语小说的现代性反思[D]. 王敏.中央民族大学 2015
[2]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 陈佳冀.上海大学 2011
[3]危机寻根:现代性反思的潜性主调[D]. 雷鸣.山东师范大学 2009
[4]动物小说——人类的绿色凝思[D]. 孙悦.上海师范大学 2008
[5]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 王静.中央民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满族文化视域中的叶广芩小说研究[D]. 付玉琪.延安大学 2016
[2]想象与建构:叶广芩小说的满族书写[D]. 孟琳.沈阳师范大学 2016
[3]叶广芩家族小说论[D]. 王雅楠.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论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动物形象[D]. 罗清.中南民族大学 2015
[5]京陕文化视野下的叶广芩小说创作[D]. 康文祎.聊城大学 2014
[6]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叶广芩小说研究[D]. 林原羽.河北大学 2014
[7]性别与时代差异的影像[D]. 王子龙.东北师范大学 2014
[8]民族文化与审美建构[D]. 符玥.重庆师范大学 2014
[9]传统儒、道、法文化对叶广芩家族小说创作的影响[D]. 白玉.延安大学 2013
[10]闺秀遗风 贵胄笔墨[D]. 王明贤.南昌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37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37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