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汉书》采录汉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8 22:08
  《汉书》是东汉班固撰写的西汉断代史,作为一部史书,《汉书》不仅收录了当时重要的政论性文章,还收录了西汉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性文体——汉赋。本论文即以《汉书》中收录的汉赋为具体研究对象,全面考察《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汉书》人物传记以及《汉书》其他传记中出现的汉赋全文、汉赋存目,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班固自己的赋作总结出《汉书》选录汉赋的原因与准则、班固的赋观以及《汉书》选赋在汉赋经典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一章,《汉书》选录汉赋概况。此章分为三小节,首先对《汉书·艺文志》中选录的汉赋进行考察,明确班固对汉赋这一文体的重视,整理《汉书·艺文志》中赋作的存亡情况以及赋家身份,分析《汉志·诗赋略》的分类原因。然后明确了《汉书》本传中的选赋情况,将其与《汉志·诗赋略》中的赋作进行了对比。最后就《汉书》选录汉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选录赋体文学、选录具体赋家与具体赋篇等三个方面讨论。第二章,《汉书》录赋标准及班固的赋观,这一章在第一章梳理的《汉书》选赋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总结出《汉书》偏重于描写大一统帝国内容与切于世事的赋作,不录不通经术、戏谑俳优与侈靡过实、有背义理的赋作。同时结合班固自己的... 

【文章来源】: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汉书》选录汉赋概况
    第一节 《汉书·艺文志》选赋概况
        一、对“赋”这种文体的重视
        二、《汉志·诗赋略》赋作存亡情况
        三、《汉书·艺文志》赋家身份情况
        四、《汉志·诗赋略》分类原因
    第二节 本传选录赋作情况
        一、本传与《汉志》比较
        二、本传采录汉赋形式
        三、本传所录赋作具体情况
    第三节 《汉书》录赋原因分析
        一、选录赋体文学之原因
        二、选录具体赋家之原因
        三、选录具体赋篇之原因
第二章 《汉书》录赋标准及班固赋观
    第一节 《汉书》录赋标准
        一、偏重描写大一统帝国的内容
        二、偏重切于世事的内容
        三、不录不通经术、戏谑俳优之赋
        四、不录侈靡过实、有背义理之赋
    第二节 班固的赋观
        一、对于赋的文体观念
        二、对于赋的形式观念
        三、对于赋的内容观念
    第三节 班固赋观形成原因
        一、时代原因
        二、个人原因
        三、文学自身发展原因
第三章 《汉书》在汉赋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
    第一节 《汉书》对汉赋的保存与筛选
        一、保存
        二、筛选
        三、影响其流传形式
    第二节 《汉书》批评对汉赋传播的推广
        一、批评内容影响后世对赋的评价
        二、批评形式影响后世的评赋形式
    第三节 《汉书》对汉赋名篇名家的确认
        一、文献整理
        二、名篇的确认
        三、名家的确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史传文学在汉赋经典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史记》《汉书》为中心[J]. 刘彦青.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2]汉赋文化特质简论[J]. 刘慧晏.  文史哲. 2010(02)
[3]从《史记》、《汉书》看史书的“记言”功能[J]. 何涛.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9(03)
[4]汉王朝的兴衰与汉赋的发展及转变[J]. 赵逵夫.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5]寻找经典——唐诗百首名篇的定量分析[J]. 王兆鹏,孙凯云.  文学遗产. 2008(02)
[6]论赋话的渊源及其演进[J]. 何新文,龚元秀.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7]严可均《全汉文》《全后汉文》辑录汉赋之阙误[J]. 踪凡.  文学遗产. 2007(06)
[8]二十世纪汉赋分类研究综述[J]. 蒋文燕.  人文丛刊. 2007(00)
[9]班固对汉赋的研究[J]. 踪凡.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02)
[10]汉魏六朝的汉赋整理与编录[J]. 踪凡.  中国诗歌研究. 2006(00)

博士论文
[1]唐前正史史传载文研究[D]. 黄晓芳.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地理视域下的汉赋研究[D]. 徐明英.安徽师范大学 2015
[3]明代汉赋选研究[D]. 饶福婷.南京大学 2013
[4]清代汉赋选研究[D]. 何易展.南京大学 2013
[5]《汉书》采摭西汉文章研究[D]. 姚军.西北师范大学 2010
[6]汉赋的生产与消费[D]. 孔德明.华中师范大学 2010
[7]汉赋与汉代社会[D]. 龙坚毅.厦门大学 2007
[8]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D]. 郑明璋.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44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44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