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全真北宗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0 02:11
  兴起于金元易代之际北方地域的全真教,从其产生之初便有着深厚的儒学文化背景,创教者王喆及其门下七子在入教之前多为儒生,以这些人为核心形成的全真教积极接纳士流,而身处易代之际的北方士人出于生命安全和精神寄托的双重需要,也乐于与全真教士交游甚至跟随其入教。在这样的互动关系中,全真北宗以“避难清修”为依托,逐渐承担起庇护士人的责任,并利用自身的特殊地位积极宣扬儒家的忠孝观念。随着全真北宗的发展壮大,一个兼具宗教色彩、地域色彩并且在当时北方文坛有着极强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全真北宗词作者群异军突起。他们以宣教劝化为基本目的,在题材选择、意象营造、词牌改制、语言革新、词体尝试等多个方面皆做出了较大的突破。他们的词体创作典型地体现出了金元易代之际词这种体裁的变异性、过渡性与转折性,反映在词学思想层面则表现为脱雅入俗的文学价值观、求新求变的文学态度以及重交际功能和教化功能的词体功能观。同时,全真北宗词还喜欢借鉴柳永及宋金民间俗词的词体形式,这就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全真北宗词的师法取向。而全真北宗词的这些特征正是这一时期北方文坛文学思想、创作心态、审美趣味、文学风格等重要文学因素发生变化的一种折射。全真北宗经丘处...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论文的选题来源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动态
        一、金元全真教文学之整体研究
        二、具体作家作品研究
        三、其他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金元易代与全真北宗的兴起
    第一节 “谭马丘刘王郝皆读书种子。”——全真北宗的儒学背景
    第二节 “中原狼虎怒垂涎,幸有桃园隐洞天”——全真北宗的创教心态
    第三节 “遵隆国法行忠义,谨守军门护甲戈”——全真北宗的时代呼声
第二章 全真北宗词的师法取向
    第一节 “真性真灵有何说,恰似晓风残月。”——对柳词物外之境的继承
    第二节 “这曲破,先入破,迎仙客处休言破。”——对民间俗词口语、俚语的继承
    第三节 “此个真真也。莹彻灵灵也。”——对民间俗词词体的继承
第三章 全真北宗词学思想与创作实践
    第一节 宣教劝化与词体功能的重新定位
        一、全真北宗词的题材选择
        二、全真北宗词的意象营造
        三、全真北宗词对词牌的改制
    第二节 语言革新与文学价值观的脱雅入俗
        一、民间俗语的广泛借鉴
        二、佛家禅语的巧妙吸收
        三、口语化虚词的灵活使用
    第三节 词体写作与求新达变的文学态度
        一、藏头拆字体
        二、数字体
        三、联章体
        四、书信体
第四章 全真北宗方外“朋友圈”考略
    第一节 全真北宗方外“朋友圈”成员之考察
    第二节 全真北宗方外“朋友圈”建立之可能
    第三节 交游活动对“朋友圈”诗词创作之影响
    第四节 关于元好问对全真教态度的一点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金元时期道教与诗歌研究的回顾与思考(2005—2012)[J]. 罗争鸣.  贵州社会科学. 2013(06)
[2]略论全真教教徒的诗学观[J]. 胡传志.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3]论全真音乐机制与全真道士的诗词艺术[J]. 于东新.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4]论王重阳道教词对宋代俗词的继承[J]. 左洪涛.  中国韵文学刊. 2009(04)
[5]丘处机诗词用韵研究[J]. 杨怀源.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04)
[6]元散曲与全真教[J]. 申喜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7]浅谈王重阳的写景诗词[J]. 樊智伟.  中国道教. 2006(04)
[8]论金元道教词中的“姹女”[J]. 左洪涛.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3)
[9]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应为词史上最长词调创调人考[J]. 左洪涛.  西北民族研究. 2005(02)
[10]金代全真教诗人邱处机诗歌创作初探[J]. 徐翠先.  甘肃社会科学. 2004(03)

硕士论文
[1]谭处端及其创作研究[D]. 张悦.山西师范大学 2015
[2]元代江南的道士与文士[D]. 王方.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金代全真道士词用典探论[D]. 时培富.吉林大学 2013
[4]王喆及其词作研究[D]. 虞晨.山西师范大学 2013
[5]全真七子词在宋金俗词流变中的作用[D]. 邵琰泽.宁波大学 2012
[6]王重阳及其诗词研究[D]. 张媛媛.河北师范大学 2010
[7]金代全真教道士词研究[D]. 李闻.山东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2946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46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9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