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毕飞宇《玉米》三部曲的乡村女性书写
发布时间:2021-01-08 08:47
毕飞宇擅长描写女性心理,创作了大量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其笔下涌现出了一个个独特且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从《上海往事》开始,到《哺乳期的女人》《怀念妹妹小青》《地球上的王家庄》《玉米》三部曲,及后期的《青衣》《推拿》等,都是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品。这些女性形象各异,有懵懂的小女孩、工于心计的狐狸精,也有善良贤惠的母亲、独立自尊的残疾人,当然更多的是被时代、欲望戕害的女性。她们的成长道路上布满荆棘,一路上跌跌撞撞,奋力挣扎,却终究仍以悲剧收场。在毕飞宇的一部重要系列作品《玉米》三部曲,即《玉米》、《玉秀》、《玉秧》中,作家不惜笔墨为我们刻画了一群乡村妇女的形象,尤以玉米三姐妹为主。他生动立体地刻画了一些平凡人物的生活琐碎、世俗的现实。毕飞宇通过展现她们面对的各种生存悲剧以及应对方式,透视出其关于女性命运的深层思考,深刻剖析围绕在乡村女性生活中的沉重的压迫。他向我们展示了一系列悲惨的困难都是从来自真正的现实,这种隔着文字就能透出的哀伤荒凉是细微,不刻意的,但是确实引人心寒,发凉的真实。毕飞宇通过玉米三姐妹一步步的成长经历,展示出特殊年代乡村女性的生存现状,...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综述
2.毕飞宇的悲剧意识
3.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乡村女性的生存悲剧
1.1 玉米:权力欲望下的人性扭曲
1.2 玉秀:追逐城市梦中的自我沉沦
1.3 玉秧:时代背景下的被迫牺牲
第二章 乡村女性的命运探源
2.1 女性特有依附心态
2.2 神秘莫测的命运力量
2.3 滞后的时代压抑
2.4 现代与传统的冲突
2.5 特殊的社会背景
第三章 乡村女性书写的叙事策略
3.1 叙事视角
3.1.1 第二人称叙事视角
3.1.2 叙事视角的转移
3.2 言语艺术
3.2.1 政治性语言的运用
3.2.2 兼具朴素与诙谐
3.2.3 多样化的修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毕飞宇小说的幽默——以插入语和排比句为例[J]. 施龙.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6)
[2]泛乡土社会世俗的烟火与存在的深渊——西方语境下的毕飞宇小说海外传播与接受[J]. 赵坤.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3)
[3]论毕飞宇,兼及对一种小说尊严的恢复[J]. 刘成才. 中国文学研究. 2015(04)
[4]毕飞宇小说的叙事策略[J]. 梅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10)
[5]精致主义的叙事风度与经典的生成——谈毕飞宇小说叙事的审美特色[J]. 蔚蓝. 小说评论. 2014(05)
[6]泄密的私想者——毕飞宇论[J]. 沈杏培. 文艺争鸣. 2014(02)
[7]析毕飞宇《青衣》女性生存困境与救赎[J]. 丁燕燕.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8]毕飞宇:打捞幽暗深处的中国记忆[J]. 张艳梅. 名作欣赏. 2013(19)
[9]林斤澜的矮凳桥[J]. 汪曾祺. 文学界(专辑版). 2012(04)
[10]毕飞宇的“王家庄”世界[J]. 叶雯雯.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2(01)
硕士论文
[1]试论毕飞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 徐明亚.闽南师范大学 2015
[2]毕飞宇小说叙事策略[D]. 左春桃.安徽师范大学 2015
[3]论毕飞宇小说的“疼痛”主题与女性世界书写[D]. 吴超男.青岛大学 2014
[4]论毕飞宇小说的权力书写[D]. 鄢青.江西师范大学 2014
[5]毕飞宇小说变异修辞研究[D]. 尹洁.南京林业大学 2014
[6]毕飞宇小说修辞格运用艺术探究[D]. 张妍妍.闽南师范大学 2014
[7]毕飞宇小说叙事视角研究[D]. 李攻明.重庆师范大学 2013
[8]一曲乡村女性的命运悲歌[D]. 刘文彧.东北师范大学 2011
[9]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书写及其认知[D]. 刘明.中南大学 2009
[10]毕飞宇小说女性意识探微[D]. 孙晶.延边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64291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综述
2.毕飞宇的悲剧意识
3.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乡村女性的生存悲剧
1.1 玉米:权力欲望下的人性扭曲
1.2 玉秀:追逐城市梦中的自我沉沦
1.3 玉秧:时代背景下的被迫牺牲
第二章 乡村女性的命运探源
2.1 女性特有依附心态
2.2 神秘莫测的命运力量
2.3 滞后的时代压抑
2.4 现代与传统的冲突
2.5 特殊的社会背景
第三章 乡村女性书写的叙事策略
3.1 叙事视角
3.1.1 第二人称叙事视角
3.1.2 叙事视角的转移
3.2 言语艺术
3.2.1 政治性语言的运用
3.2.2 兼具朴素与诙谐
3.2.3 多样化的修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毕飞宇小说的幽默——以插入语和排比句为例[J]. 施龙.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6)
[2]泛乡土社会世俗的烟火与存在的深渊——西方语境下的毕飞宇小说海外传播与接受[J]. 赵坤.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3)
[3]论毕飞宇,兼及对一种小说尊严的恢复[J]. 刘成才. 中国文学研究. 2015(04)
[4]毕飞宇小说的叙事策略[J]. 梅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10)
[5]精致主义的叙事风度与经典的生成——谈毕飞宇小说叙事的审美特色[J]. 蔚蓝. 小说评论. 2014(05)
[6]泄密的私想者——毕飞宇论[J]. 沈杏培. 文艺争鸣. 2014(02)
[7]析毕飞宇《青衣》女性生存困境与救赎[J]. 丁燕燕.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8]毕飞宇:打捞幽暗深处的中国记忆[J]. 张艳梅. 名作欣赏. 2013(19)
[9]林斤澜的矮凳桥[J]. 汪曾祺. 文学界(专辑版). 2012(04)
[10]毕飞宇的“王家庄”世界[J]. 叶雯雯.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 2012(01)
硕士论文
[1]试论毕飞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 徐明亚.闽南师范大学 2015
[2]毕飞宇小说叙事策略[D]. 左春桃.安徽师范大学 2015
[3]论毕飞宇小说的“疼痛”主题与女性世界书写[D]. 吴超男.青岛大学 2014
[4]论毕飞宇小说的权力书写[D]. 鄢青.江西师范大学 2014
[5]毕飞宇小说变异修辞研究[D]. 尹洁.南京林业大学 2014
[6]毕飞宇小说修辞格运用艺术探究[D]. 张妍妍.闽南师范大学 2014
[7]毕飞宇小说叙事视角研究[D]. 李攻明.重庆师范大学 2013
[8]一曲乡村女性的命运悲歌[D]. 刘文彧.东北师范大学 2011
[9]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书写及其认知[D]. 刘明.中南大学 2009
[10]毕飞宇小说女性意识探微[D]. 孙晶.延边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64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64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