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文学阅读语境——以《红楼梦》讨论为中心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1-01-08 20:50
新中国建立初,青年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存在着很多困惑和焦虑。1954年发生的"《红楼梦》研究批判"提出了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怎么读的问题,最终,古典文学的评价标准在学界得以确立,进而又规范、引导着读者的阅读。本文以《红楼梦》阅读为个案,探讨新中国初青年的文学阅读问题,认为"《红楼梦》研究批判"通过对专业学者和普通读者思想上的洗礼整合,基本上完成了古典文学阅读的规范设计。
【文章来源】:当代文坛.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49—1979:《红楼梦》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J]. 张心科. 红楼梦学刊. 2015(04)
[2]“读什么”与“怎么读”——试论“重返80年代”与“中国当代文学60年”之一[J]. 罗岗. 文艺争鸣. 2009(08)
本文编号:2965279
【文章来源】:当代文坛.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49—1979:《红楼梦》在语文教育中的接受[J]. 张心科. 红楼梦学刊. 2015(04)
[2]“读什么”与“怎么读”——试论“重返80年代”与“中国当代文学60年”之一[J]. 罗岗. 文艺争鸣. 2009(08)
本文编号:2965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65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