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曲”本应两相宜——王仁杰创作转向之得失管窥
发布时间:2021-01-12 01:17
作为"武夷剧作家群"的代表,王仁杰的剧作不仅保留了旧传奇的叙事范式,更发扬了梨园戏的诗文传统,成为福建剧坛上返本开新的代表人物。然而,在"后《董生与李氏》时代"里,王仁杰的创作却发生了转向:他进一步转向中国古典戏曲的抒情传统,追求"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消解激烈的冲突、放弃曲折的情节,将笔力倾注到对人物复杂心绪的描摹和深沉情感的倾吐之中。但是剧作家也因追求真淳与典雅,于有意无意间将削弱戏剧性视为"落尽繁华"与"转向抒情"的必要手段,把"诗性"与"戏剧性"隐然对峙起来。从舞台演出的角度看,这反映了新编戏创作将剧作的重心由"剧"向"曲"转变的倾向。但在观众欣赏习惯已经改变的今时今日,我们仍应重新强调戏剧性——这一支撑剧作的核心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柳永[J]. 王仁杰. 福建艺术. 2011(01)
[2]为伊消得人憔悴[J]. 王仁杰. 福建艺术. 2011(01)
[3]昆曲《琵琶行》:我与王仁杰[J]. 梁谷音. 福建艺术. 2005(02)
[4]越剧 唐琬[J]. 王仁杰. 福建艺术. 2004(06)
本文编号:2971844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02)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柳永[J]. 王仁杰. 福建艺术. 2011(01)
[2]为伊消得人憔悴[J]. 王仁杰. 福建艺术. 2011(01)
[3]昆曲《琵琶行》:我与王仁杰[J]. 梁谷音. 福建艺术. 2005(02)
[4]越剧 唐琬[J]. 王仁杰. 福建艺术. 2004(06)
本文编号:2971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7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