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的“春秋笔法”
发布时间:2021-01-18 02:44
由于史传叙事对古代小说的影响,春秋笔法成为古代小说叙事的显著特征。春秋笔法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隐而不书、曲笔和惩恶劝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在古代小说中都有所表现。隐而不书表现为内容和人物的选择性缺失或遗漏;曲笔表现为尚简用晦和表里不一,尚简用晦在用词简约、材料选择、视角运用、结构安排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表里不一包括人物的表里不一和叙述的表里不一,人物的表里不一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不一以及人物给人的印象和实际情况不一,叙述的表里不一可以是评论式的"明贬实褒"或"名褒实贬",也可以是描写式的"以乐景写哀"或"以哀景写乐";惩恶劝善可以通过隐恶显善或隐善显恶来达到,也可以通过春秋字法、前后矛盾、参差对照、曲路通幽、欲盖弥彰等曲笔来达到。
【文章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20,4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新评估《游仙窟》的思想价值[J]. 周承铭.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2]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J]. 李洲良. 文学评论. 2006(01)
[3]“春秋笔法”与古代史官的话语权力[J]. 过常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4]《痴婆子传》发覆[J]. 王星琦. 明清小说研究. 1995(01)
[5]各有千秋 一枝独秀——明末四部魏阉小说之比较[J]. 孙一珍. 明清小说研究. 1994(03)
[6]从志怪到传奇——《游仙窟》平议[J]. 王枝忠.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1(01)
[7]《梼杌闲评》思想艺术初探[J]. 金玉田. 汕头大学学报. 1986(01)
[8]《梼杌闲评》作者为李清考[J]. 欧阳健. 社会科学战线. 1986(01)
本文编号:2984110
【文章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20,4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新评估《游仙窟》的思想价值[J]. 周承铭.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2]春秋笔法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J]. 李洲良. 文学评论. 2006(01)
[3]“春秋笔法”与古代史官的话语权力[J]. 过常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4]《痴婆子传》发覆[J]. 王星琦. 明清小说研究. 1995(01)
[5]各有千秋 一枝独秀——明末四部魏阉小说之比较[J]. 孙一珍. 明清小说研究. 1994(03)
[6]从志怪到传奇——《游仙窟》平议[J]. 王枝忠.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1(01)
[7]《梼杌闲评》思想艺术初探[J]. 金玉田. 汕头大学学报. 1986(01)
[8]《梼杌闲评》作者为李清考[J]. 欧阳健. 社会科学战线. 1986(01)
本文编号:2984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8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