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欧阳予倩戏剧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0 12:37
  在欧阳予倩诞辰100周年之际,欧阳予倩之子欧阳山尊写了《欧阳予倩的文艺思想和实践》一文,对欧阳予倩一生的戏剧实践做了一个回顾,认为“在欧阳予倩的全部艺术实践中,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反帝国主义的爱国思想,是作为两条主线一直贯穿着的。”欧阳山尊这样的评价,我认为是比教恰当的。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和不足进行阐述说明。第二章为欧阳予倩戏剧思想探源,对欧阳予倩的戏剧思想来源做归纳总结,主要介绍留日生涯对欧阳予倩戏剧思想形成的影响。第三章是欧阳予倩戏剧改良思想,介绍了欧阳予倩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回归,并以“桂剧改革”为例,介绍欧阳予倩的戏剧实践。第四章为欧阳予倩的戏剧观念,具体介绍了欧阳予倩是何种戏剧观。第五章为欧阳予倩对戏剧民族化道路的探索,介绍了欧阳予倩东西交融的戏剧思想和对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对欧阳予倩话剧创作研究
        1.2.2 对欧阳予倩戏剧改革研究
        1.2.3 对欧阳予倩戏剧教育思想的研究
        1.2.4 对欧阳予倩戏剧思想研究的新观点
    1.3 创新及不足
第2章 欧阳予倩戏剧思想探源
    2.1 留日生涯对欧阳予倩戏剧思想的影响
        2.1.1 日本“新派剧”对欧阳予倩的影响
        2.1.2 日本谷崎润一郎对欧阳予倩的影响——以《潘金莲》的创作为例
第3章 欧阳予倩戏剧改良思想
    3.1 对中国传统戏剧的回归
    3.2 戏剧改良的实践以桂林文化城为例
        3.2.1 桂剧剧本的整理和改编
        3.2.2 桂剧演出形式的改革
        3.2.3 桂剧人才的培养
第4章 欧阳予倩的戏剧观
    4.1 戏剧是社会的反映
    4.2 戏剧的使命是使人们认识人生,认识自己
    4.3 戏剧是艺术,不是浅薄的娱乐
第5章 欧阳予倩对话剧民族化道路的探索
    5.1 东西交融的戏剧思想
    5.2 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阳予倩南通戏曲改革活动探赜[J]. 郭丰涛.  戏剧文学. 2017(10)
[2]“木兰从军”故事的现代讲述——以抗战时期的上海、桂林为中心[J]. 秦雅萌.  妇女研究论丛. 2017(01)
[3]《日出》演出研究——以欧阳予倩执导《日出》为中心[J]. 刘依.  戏剧艺术. 2016(06)
[4]欧阳予倩编创《桃花扇》演出与接受论析[J]. 王亚楠.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5]既“合作”也“不合作”——20世纪30年代田汉与欧阳予倩的戏剧互动[J]. 康建兵.  新世纪剧坛. 2016(05)
[6]小说创作:欧阳予倩被文学史忽略的另一面[J]. 李斌.  新文学史料. 2016(01)
[7]欧阳予倩与桂剧研究[J]. 陈建军.  文化与传播. 2016(01)
[8]论欧阳予倩的话剧导演理论和实践[J]. 陈建军.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5(05)
[9]“官办”之名,“在野”之实——欧阳予倩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性质考论[J]. 康建兵.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5(01)
[10]抗战时期欧阳予倩在桂林的戏剧改革活动[J]. 覃卫国.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博士论文
[1]“红楼”戏曲演出史稿[D]. 朱小珍.上海戏剧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试论中国话剧对民族传统戏剧的学习借鉴[D]. 高已原.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海派京剧大师欧阳予倩及其现代美学转型[D]. 吴海生.上海师范大学 2016
[3]论欧阳予倩对中国舞蹈的贡献[D]. 黄佳佳.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
[4]欧阳予倩的戏曲音乐改革研究[D]. 刘玲.湖南师范大学 2014
[5]欧阳予倩戏剧思想研究[D]. 徐吉雨.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2
[6]论欧阳予倩话剧民族化的探索与实践[D]. 范文瑶.山东大学 2012
[7]开榛辟莽——欧阳予倩在南通的戏剧改革研究[D]. 周莹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
[8]欧阳予倩与桂林文化城[D]. 陈继华.广西师范大学 2007
[9]一座典型的金桥[D]. 阙筱静.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89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89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e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