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文学风气与徐寅诗赋
发布时间:2021-01-25 02:27
进入晚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日益败落。晚唐前期步入文坛并建立起声誉的诗人,如杜牧、李商隐、温庭筠、许浑等先后离世。而晚唐后期更是唐代的衰亡期,唐末的文学也进入了一个衰微期,可以说此时的文学是众声喧哗、没有大家。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个新旧朝代更迭的时期,社会各个方面更易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因此,在文学上也体现出重要的时代特征。徐寅正是生活于晚唐后期的末世,可以说徐寅正是晚唐社会大背景下孕育出来的文人典型,其诗文创作与文学思想必然摆脱不了当时文学风气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唐末文学风气的时代背景,论述徐寅诗文的艺术特色,试图探寻出唐末文学风气对徐寅诗赋的影响,以及作为独立个体的徐寅所具有的典型特色。本文主要分三个章节来论述唐末文学风气与徐寅诗赋,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徐寅及其所处的时代,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徐寅的生平考辨,力图梳理出徐寅的名号、生卒年、行年、交游等,以期对徐寅生平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二是探寻唐末时的文学风气与诗坛风尚,主要有吊古之风、苦吟之风、题咏之风与淡泊的审美趣味,这些文坛风尚的产生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正是处于唐末乱世才使得诗人们怀古伤今、逃避现实、渴慕归...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寅及其时代
第一节 徐寅的生平
第二节 徐寅与唐末文学风气
一、吊古之风
二、苦吟之风
三、题咏之风
四、淡泊的审美趣味
第二章 徐寅诗歌与“五代之格”
第一节 咏物类
一、避题字
二、以“非物”咏物
三、刺世嫉邪与渴慕归隐并存的思想倾向
第二节 咏史类
一、晚唐咏史诗的创作特点
二、咏史组诗大景出现
三、开元、天宝遗事与“安史之乱”的永恒主题
四、末世的伤悼情怀与乱世归隐的淡泊情思
第三节 科举类
一、题材
二、情感:隐逸情结
三、意象:“长安”
第四节 题壁类
一、关于5首题壁诗写作时间的推估
二、题壁与苦吟
第三章 徐寅律赋与“程试之格”
第一节 晚唐律赋概述
第二节 徐寅律赋的艺术特色
一、题材内容的开拓
二、主客问答的体式
三、工整、凌厉的语言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98377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徐寅及其时代
第一节 徐寅的生平
第二节 徐寅与唐末文学风气
一、吊古之风
二、苦吟之风
三、题咏之风
四、淡泊的审美趣味
第二章 徐寅诗歌与“五代之格”
第一节 咏物类
一、避题字
二、以“非物”咏物
三、刺世嫉邪与渴慕归隐并存的思想倾向
第二节 咏史类
一、晚唐咏史诗的创作特点
二、咏史组诗大景出现
三、开元、天宝遗事与“安史之乱”的永恒主题
四、末世的伤悼情怀与乱世归隐的淡泊情思
第三节 科举类
一、题材
二、情感:隐逸情结
三、意象:“长安”
第四节 题壁类
一、关于5首题壁诗写作时间的推估
二、题壁与苦吟
第三章 徐寅律赋与“程试之格”
第一节 晚唐律赋概述
第二节 徐寅律赋的艺术特色
一、题材内容的开拓
二、主客问答的体式
三、工整、凌厉的语言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98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9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