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说理、儒术选士与汉代子书的兴衰
发布时间:2021-01-27 01:50
秦始皇焚书使学术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但由于历时不长,并未形成真正的断绝。汉代学术与战国学术血脉相通、前后相继,战国末期形成的子书采用故事说理的思维特征被汉代子书完整地继承下来。以西汉武帝朝为分界,汉代子书呈现出前兴后衰的局面,此由内外两种因素促合而成。从外部因素来讲,一方面,儒术为选仕标准的确立使百家之学成为"无用"之术,其生存空间被迅速压缩;另一方面,"师法"、"家法"的遵循使得儒家子学因循有馀,创新乏力。就汉代子书自身而言,战国末期形成的故事说理思维特质与司马迁《史记》异辕同轨,后者编撰的成功引领史学新时代的到来,且自此长盛不衰。在内外两种因素的作用下,子书创作在西汉后期走上非主流的不归路。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3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战国秦汉学统的连续性与汉代子书的故事说理思维特征
二、故事说理思维模式下的史兴子衰
三、儒家政治排他性和“师法”、“家法”对子书的抑制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汉洛阳兰台、东观文人群体及其创作考论[J]. 李建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5(01)
[2]汉儒之“师法”、“家法”考[J]. 蒋国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论西汉时的“子学没落,儒学独尊”问题[J]. 陈启云. 史学月刊. 2003(01)
博士论文
[1]汉魏子书研究[D]. 尹玉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本文编号:3002204
【文章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3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战国秦汉学统的连续性与汉代子书的故事说理思维特征
二、故事说理思维模式下的史兴子衰
三、儒家政治排他性和“师法”、“家法”对子书的抑制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汉洛阳兰台、东观文人群体及其创作考论[J]. 李建华.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5(01)
[2]汉儒之“师法”、“家法”考[J]. 蒋国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3]论西汉时的“子学没落,儒学独尊”问题[J]. 陈启云. 史学月刊. 2003(01)
博士论文
[1]汉魏子书研究[D]. 尹玉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本文编号:3002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0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