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尝试集》与郭沫若《女神》比较
发布时间:2021-01-30 07:33
胡适《尝试集》与郭沫若《女神》相比较,皆为新诗史上的奠基之作:胡适新诗代表作《尝试集》首倡诗体的大解放,划分了新旧诗的界限;郭沫若新诗代表作《女神》则称得上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两部作品创作于同一时代背景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以此为研究内容,对两部诗集的相通与不同之处展开对比研究。胡适《尝试集》与郭沫若《女神》相比,其相通之处体现在在创作背景、新诗体裁、主要思想方面。首先是创作背景的相通之处,胡适《尝试集》的创作背景是五四文学革命下倡导的新诗运动,诗歌作为白话诗的“试验品”首先打破了旧传统,摆脱旧诗形式的束缚,创造了自由白话新诗;郭沫若《女神》的创作背景同样五四文学革命背景下的新诗运动,是继胡适新诗集《尝试集》问世之后三两年的时间内发表的,在时间和背景上看,皆处于新诗创作的第一阶段。其次胡适《尝试集》与郭沫若《女神》的相通之处在于新诗体裁,包括白话入诗、诗体大解放两个方面。再次为思想相通,包括反抗意识、自由意识、平民意识、爱国情怀四个方面,在胡适《尝试集》与郭沫若《女神》的诗作中皆有体现。《尝试集》与郭沫若《女神》相比在文学地位、创作主张、语言特点、...
【文章来源】:喀什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原由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与主题
(三)研究重难点、创新点与观点
(四)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五四文学背景下的新诗写作
第一节 五四文学革命中新诗创作代表人物
(一)胡适及其新诗
(二)郭沫若及其新诗
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中新诗创作面临的困境
(一)创作动机
(二)创作诗人
(三)创作资源
(四)创作纲领
(五)评价标准
第二章 《尝试集》与《女神》的相通之处
第一节 创作背景相通
(一)新诗创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
(二)新诗创作的五四文学革命背景
第二节 新诗体裁相通
(一)白话入诗
(二)诗体大解放
第三节 思想相通
(一)反抗意识
(二)自由意识
(三)平民意识
(四)爱国情怀
第三章 《尝试集》与《女神》的不同之处
第一节 文学地位不同
(一)胡适《尝试集》:新文学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二)郭沫若《女神》: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
第二节 创作主张不同
(一)胡适《尝试集》:文学革命不过是工具
(二)郭沫若《女神》:为艺术而艺术
第三节 语言特点不同
(一)胡适《尝试集》:重视音节
(二)郭沫若《女神》:体现情绪
第四节 艺术特色不同
(一)胡适《尝试集》:现实主义精神
(二)郭沫若《女神》:浪漫主义情怀
第五节 对后世诗歌影响不同
(一)胡适《尝试集》:开创中国现代新诗写实主义先河
(二)郭沫若《女神》:开拓中国新文学的浪漫主义先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008517
【文章来源】:喀什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原由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方法与主题
(三)研究重难点、创新点与观点
(四)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五四文学背景下的新诗写作
第一节 五四文学革命中新诗创作代表人物
(一)胡适及其新诗
(二)郭沫若及其新诗
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中新诗创作面临的困境
(一)创作动机
(二)创作诗人
(三)创作资源
(四)创作纲领
(五)评价标准
第二章 《尝试集》与《女神》的相通之处
第一节 创作背景相通
(一)新诗创作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背景
(二)新诗创作的五四文学革命背景
第二节 新诗体裁相通
(一)白话入诗
(二)诗体大解放
第三节 思想相通
(一)反抗意识
(二)自由意识
(三)平民意识
(四)爱国情怀
第三章 《尝试集》与《女神》的不同之处
第一节 文学地位不同
(一)胡适《尝试集》:新文学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二)郭沫若《女神》: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
第二节 创作主张不同
(一)胡适《尝试集》:文学革命不过是工具
(二)郭沫若《女神》:为艺术而艺术
第三节 语言特点不同
(一)胡适《尝试集》:重视音节
(二)郭沫若《女神》:体现情绪
第四节 艺术特色不同
(一)胡适《尝试集》:现实主义精神
(二)郭沫若《女神》:浪漫主义情怀
第五节 对后世诗歌影响不同
(一)胡适《尝试集》:开创中国现代新诗写实主义先河
(二)郭沫若《女神》:开拓中国新文学的浪漫主义先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008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0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