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半殖民语境下现代中国文学的教堂书写

发布时间:2021-02-01 15:48
  作为基督教象征之一的教堂,在半殖民的历史语境下才遍及大江南北。这些教堂,是西方对中国进行文化殖民的基地,大大小小的教堂,构成对中国的点状殖民宰制,这种殖民控制是多层次、不完全而碎片化的半殖民主义控制。依附于殖民势力的教堂空间是一个异质空间,既是民族冲突之所,也是现代性的萌生之地。半殖民语境是教堂进入中国的特有语境,也是现代中国文学与教堂的遇合语境;它规约着教堂的空间属性,亦由此而规约着现代中国文学中的教堂书写。在半殖民的中国,教堂与人形成双向互动,国门内外的教堂,带给知识分子不同的教堂体验,身份各异的知识分子,其打量、体验教堂的角度也千差万别。晚清外交官郭嵩焘、黎庶昌、薛福成等人停留在形而下的器物层面,把西方教堂作为一种风物加以打量,流露出既想学习西方又惧怕西方的文化心态;在以胡适为代表的留学生笔下,教堂所折射的是处于文化夹缝中的留学生对待西方文化时充满矛盾张力的文化应急状态。而从冰心、林语堂、许地山、曹禺、贺敬之、萧乾等作家的早年生活经历来看,教堂早已进入现代中国作家的日常生活,形成其真实而个人化的教堂体验,他们既在此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的熏陶,也看到落后中国的惨状;既从中受到基督精神的...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半殖民”作为一种研究思路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教堂书写的研究价值与论文思路
第一章 半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教堂与教堂体验
    第一节 中国教堂空间属性的演变
        一、中西历史文化背景中的教堂
        二、教堂:“闯入”的异质空间
    第二节 国门内外:知识分子的教堂体验
        一、被打量的西方风物
        二、本土教堂与现代中国作家的早年经历
    小结
第二章 作为西方符号的教堂
    第一节 展示西方:租界上海的教堂风景线
        一、炫耀与“批判”
        二、世俗与解构
        三、市场与想象
    第二节 借径西方:半殖民语境下的宗教意象
        一、迷失的三种写照
        二、教堂意象:知识资源还是价值资源?
    第三节 “误读”西方:教堂与寺观的混谈
        一、教堂命名史
        二、《官场现形记》与《L?benicht的塔》:误认与误读
第三章 作为叙事空间的教堂
    第一节 殖民史与受殖者:教堂的叙事功能
        一、教堂:必不可少的故事场景
        二、教堂空间与半殖民历史书写
        三、教堂空间与受殖者形象
    第二节 教堂的空间内涵
        一、作为异质空间的教堂及其半殖民的指向
        二、空间冲突与反抗特权
第四章 阶级与性别:作为权力空间的延安教堂
    第一节 “改造”教堂:“鲁艺”的空间意蕴
        一、延安作家与“鲁艺”
        二、《不要注脚——献给鲁艺》:被改造的教堂
    第二节 “到教堂去”的背后
        一、“到教堂去”的模式及其空间内涵
        二、丁玲笔下的教堂:延安的“缝隙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半殖民地中国“假洋鬼子”的文学构型[J]. 李永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7(03)
[2]半殖民中国应对西方文明的姿态——《文明小史》解读[J]. 于相风,李永东.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3]文学的“时间”与“空间”[J]. 张大为.  文艺评论. 2016(11)
[4]半殖民与解殖民的现代中国文学[J]. 李永东.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3)
[5]解读“喇嘛台”谜团[J]. 陈文龙.  学理论. 2015(08)
[6]汪曾祺漫谈四十年代流行文学[J]. 张国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1)
[7]延安地区近代教堂建筑研究[J]. 王莉,杨豪中.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05)
[8]文化身份、民族认同的含混与危机——论郭沫若五四时期的创作[J]. 李永东.  文学评论. 2012(03)
[9]失落与救赎——论石评梅小说基督教思想的驳杂性[J]. 邱诗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10]从赌窟到教堂:《风萧萧》的哲理意蕴[J]. 余礼凤.  名作欣赏. 2009(12)

博士论文
[1]1910年代中国叙事文本中的西方形象研究[D]. 杨理沛.武汉大学 2012
[2]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D]. 李怡.北京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唐长安道观与道观文学[D]. 田语.西北大学 2016
[2]带镣铐的舞者[D]. 买琳芳.暨南大学 2014
[3]空间诗学的理论与实践[D]. 黄文娟.兰州大学 2013
[4]上海近代基督教堂研究(1843-1949)[D]. 周进.同济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13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13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f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