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鲁迅散文的人学内涵

发布时间:2021-02-03 01:22
  鲁迅被称为民族魂,他的思想烛照着世人,感召着人们灵魂。鲁迅的散文,意蕴深厚,且显示现实关怀这一面,含有丰富的人学思想。本论文所指的鲁迅散文包括鲁迅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还包括散见在散文诗集《野草》以及鲁迅杂文集中的抒情﹑叙事色彩较强的偏于散文文体的文章。鲁迅散文的人学内涵,从三个大的方面:理想、人格和情感,十二个视角:人生选择——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站位,心连广宇——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视阈,身外青春——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指向,生死之间——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体悟,弱者关怀——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观照,代际和谐——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期待,抱诚守真——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呼唤,复仇意识——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特质,乡恋情结——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归宿,师恩难忘——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依托,友人怀念——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慰藉,保姆情深——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温情,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传记学、心理学等方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鲁迅散文的人学内涵”这一课题。立足现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人学理论进一步探寻鲁迅的散文世界,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广内涵和人文意蕴,对当下生活很有意义。理想篇主要论述了人生选择、心连广...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理想篇
    (一)人生选择: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站位
        1.厌封建教育,选新式学堂
        2.求学展忧虑,转而探新路
        3.弃医而从文,终不忘初心
        4.晚年亦求索,人道情怀深
    (二)心连广宇: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视阈
        1.款款真情:深切关注社会改革
        2.浓浓真意:时刻关心民生疾苦
        3.拳拳之心:殷切关怀民族未来
    (三)身外青春: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向度
        1. 不满享乐青年
        2.唤醒革命英才
        3. 赞扬踏实肯干
        4. 痛惋牺牲青年
    (四)生死之间: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体悟
        1.生死初体验
        2.生死再体认
        3.生死需正视
        4.生死重体悟
二.人格篇
    (一)弱者关怀: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观照
        1. 怜爱弱小动物
        2.关注妇女解放
        3. 关心儿童问题
        4. 关怀青年发展
        5.关爱下层民众
    (二)代际和谐: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期待
        1.揭示代际冲突
        2.深感代际隔膜
        3.提出代际理念
        4.关注代际问题
        5.践行代际和谐
    (三)抱诚守真: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呼唤
        1.揭露封建孝道
        2.痛恨虚伪卫道
        3.抨击“瞒和骗”
        4.珍视真诚品格
        5.真诚对待他人
    (四)复仇意识: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特质
        1.借助动物来折射对卑劣式“正人君子”的仇恨
        2.依托鬼神来体现对压迫者决不宽恕的复仇
        3.鲜明复仇理念提出的根源及其精神实质
三.情感篇
    (一)乡恋情结: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归宿
        1.热爱眷恋故乡风情民俗
        2.客观审视故乡人情风俗
        3.故乡幻化为精神上归宿
    (二)师恩难忘: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依托
        1.对寿镜吾先生的尊敬与怀想
        2.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
        3.对太炎先生的赞颂和追忆
        4.以身作则践行为师之道
    (三)友人怀念: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慰藉
        1.挚友范爱农
        2.战友刘半农
        3.青年朋友柔石、韦素园
        4.鲁迅的择友观
    (四)保姆情深:鲁迅散文人学的精神温情
        1.长妈妈的琐碎和迷信中,有着朴实真诚的品性
        2.长妈妈的愚昧和认真中,有着自我价值的追求
        3.鲁迅在眷念中展温情,在反顾中寻求心灵安慰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索引
致谢



本文编号:3015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15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1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