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符号的建构:网络文学IP跨界生长的机制
发布时间:2021-02-08 17:47
网络文学IP在跨界之前,只有潜在的预估价值。网络文学IP跨界的最终目标是成为超级符号,但能否成为超级符号,既要看其跨界方向是否合适,又要看其在目标域中所取得的实绩。网文IP在各个领域的延伸,可以视为一种"翻译",翻译产品需要在网文作品、目标域的符号逻辑和解释者三种关系中寻找生长之路。根据网文作品逻辑和目标域产品逻辑的相似度,可以将网文IP的跨界分为短距、中距、远距和超远距。距离越远,跨界生产的难度愈大。跨界后IP产品生长的好坏,则取决于受众/用户/消费者,此时关联性原则就会在网文IP超级符号的构建中发挥作用,能否唤起具有时代气质的共有能量包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制约IP产品的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文学IP生态与非市民化文化表征[J]. 吴长青. 网络文学评论. 2017 (03)
[2]传播过程中的符号语境——皮尔斯符号学的认知研究进路[J]. 薛晨.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5(03)
[3]IP转换兴起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尹鸿,王旭东,陈洪伟,冯斯亮. 当代电影. 2015(09)
[4]文学艺术与语言符号的区别与联系[J]. 陈炎. 文学评论. 2012(06)
本文编号:3024306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制约IP产品的因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文学IP生态与非市民化文化表征[J]. 吴长青. 网络文学评论. 2017 (03)
[2]传播过程中的符号语境——皮尔斯符号学的认知研究进路[J]. 薛晨.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5(03)
[3]IP转换兴起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尹鸿,王旭东,陈洪伟,冯斯亮. 当代电影. 2015(09)
[4]文学艺术与语言符号的区别与联系[J]. 陈炎. 文学评论. 2012(06)
本文编号:3024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2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