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用·国运:《历代赋汇》编纂与校订的文化意涵
发布时间:2021-02-11 08:45
"用"是中国文学在早期即已形成的一个重要传统,赋体即因"用"而生。作为中国早期的文学文类,赋体由"赋诗"而来,又投入到"用《诗》"、"用经"的文化体认和建构的事业中去,"尚用"成为中国早期文学批评中最早酝酿成熟的一个理论。从班固《两都赋序》到白居易《赋赋》均主张赋为"古诗之流",提倡借用经义"王言",重拾三代"王道"风尚,至康熙帝御定《历代赋汇》亦为彰显朝廷旨意和国家意志。《历代赋汇》即是历代赋之"能用"的大集合,是历代"王言"的大汇聚,直接关乎"国运",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之路上具有启迪意义。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0(03)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赋、比、兴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其本义[J]. 鲁洪生.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3)
本文编号:3028846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0(03)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赋、比、兴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其本义[J]. 鲁洪生.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3)
本文编号:3028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2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