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味的形式 ——论《一句顶一万句》的哲学蕴藉与叙事策略
发布时间:2021-02-12 00:52
二十多年来,刘震云坚持在文本形式与叙事策略上求新求变,并且注重对现实生存困境和文学哲学蕴藉的思考探询,其作品无论在形式层面还是思想内涵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其代表作《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运用冷峻繁复的笔法,在书写孤独与伤感的背后,在描绘人生大困境和大荒诞的基础上,建构了对人生的体察、反思体系,饱含丰富的哲学蕴藉。本文在梳理刘震云创作求索之路的基础上,以《一句顶一万句》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该作品中的“哲学性”和“叙事性”进行提炼、分析与阐释,并借用“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推导与概括,以期对“刘震云式”的文学理念与创作特色做出客观而准确的考察并完善学界对《一句顶一万句》的整体性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引言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缘由、问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章通过刘震云的创作谈,并结合其作品进行比照分析,梳理了刘震云二十多年来的创作求索之路并在其中逐步形成的创作理念;第三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抽象概括出小说中“人与人”、“人与事”、“人与命”三个相关系统,由此探微刘震云赋予小说的哲学蕴涵和哲学观照;第四章以叙事学理论为依据,探讨小说在文本形式、叙事...
【文章来源】:集美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缘起、问题与意义
二、学界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第二章 刘震云的创作求索与创作理念
一、对形式层面的不断求变
二、对哲学蕴藉的高度重视
三、对底层人物的深切关怀
四、《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坚守与转变
第三章 人·事·命——世相还原中的哲学观照
一、人与人:孤独的永恒存在
(一)“说话”:孤独的缘起与悖论
(二)“寻找”:宿命与抗争的消长
二、人与事:人事的复杂流转
(一)两次“救人”:世事的无序
(二)四段“偷情”:人性的复杂
三、人与命:无力洞悉的人生荒诞
第四章 叙事策略——有意味的形式探索
一、叙事时序的“逆”
(一)闪回及交错——时序的繁茂化
(二)等述与概述——时限的还原性
二、叙事语言的“绕”
(一)起于质朴 落于思想
(二)绕于其表 悟于其中
三、有意味的形式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029982
【文章来源】:集美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缘起、问题与意义
二、学界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第二章 刘震云的创作求索与创作理念
一、对形式层面的不断求变
二、对哲学蕴藉的高度重视
三、对底层人物的深切关怀
四、《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坚守与转变
第三章 人·事·命——世相还原中的哲学观照
一、人与人:孤独的永恒存在
(一)“说话”:孤独的缘起与悖论
(二)“寻找”:宿命与抗争的消长
二、人与事:人事的复杂流转
(一)两次“救人”:世事的无序
(二)四段“偷情”:人性的复杂
三、人与命:无力洞悉的人生荒诞
第四章 叙事策略——有意味的形式探索
一、叙事时序的“逆”
(一)闪回及交错——时序的繁茂化
(二)等述与概述——时限的还原性
二、叙事语言的“绕”
(一)起于质朴 落于思想
(二)绕于其表 悟于其中
三、有意味的形式
第五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029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29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