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苏轼次韵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8 00:43
  本文从次韵诗发展源流入手,梳理次韵诗在唐宋两朝的基本演变特点及代表诗人、作品,通过整理文献厘清苏轼次韵诗的创作情况,并归纳其在次韵内容和次韵对象双方面的创新之处,从文学、史学文化多方面探讨其价值所在。在初步论述苏轼次韵诗的文献收集与整理情况后,对苏轼次韵诗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双维度考察。首先,将苏轼次韵诗按照年份进行分类研究。从历史的纵向发展角度,通过文本分析、绘制图表等方式,将苏轼的次韵诗创作与他的仕途经历相关联,根据他的两段“入仕——入京——外任——贬谪”的经历,将次韵诗的创作大致分为发轫期——歉收期——发展期——丰富期四个历史时期,探究苏轼次韵诗各个阶段与亲人师长、同僚门生的唱和分布,以及在每个阶段次韵诗创作的动机与创作思维的变化。其次,从横向的次韵对象角度,重点分析与苏辙、黄庭坚这两位同代诗人的往来次韵诗、以及苏轼开创的“和陶诗”、由苏轼拓展的次韵自作诗这四类具有苏轼鲜明的个人特色的次韵诗,从内容选题、思想情怀,格律用韵等几个方面对次韵诗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得出苏轼次韵诗不仅在用韵上不落下风,在次韵题材和次韵主题上均进行了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次韵诗的表现对象和表现内容。而且苏轼次韵诗...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次韵诗及其理论在历代的发展
    1.1 唐代次韵诗与理论的发展
        1.1.1 文化背景
        1.1.2 次韵诗主要诗人及作品情况
        1.1.3 唐代对次韵诗的理论批评
    1.2 宋代次韵诗与理论的发展
        1.2.1 文化背景
        1.2.2 代表诗人
        1.2.3 宋代次韵诗理论批评
第二章 苏轼次韵诗的创作分期
    2.1 发轫期:初入仕途阶段
    2.2 发展期:两次外任阶段
    2.3 低潮期:两次京中任职阶段
    2.4 丰富期:两次贬谪阶段
第三章 苏轼次韵诗的主要次韵对象
    3.1 次韵苏辙诗
    3.2 次韵黄庭坚诗
    3.3 次韵陶渊明诗(和陶诗)
    3.4 次韵本人诗
第四章 苏轼次韵诗的创新与价值
    4.1 苏轼次韵诗的创新
        4.1.1 拓展次韵对象
        4.1.2 拓宽次韵主题
    4.2 苏轼次韵诗的价值
        4.2.1 记载了苏轼的交游
        4.2.2 记录了苏轼的累迁
        4.2.3 反映了苏轼的品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30年苏轼题画诗研究综述[J]. 李向阳,陈国安.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2]苏轼“和陶诗”对陶诗接受的开创性贡献[J]. 伏蒙蒙.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10)
[3]苏轼词风研究综述[J]. 关茂.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4]宋代次韵诗现象初探[J]. 杨雪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1)
[5]天圣至景祐诗坛新变[J]. 马骥葵.  文艺评论. 2014(04)
[6]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J]. 陈可人.  文学教育(下). 2012(12)
[7]从韵书的发展看“平水韵”的命运[J]. 马克章.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0(03)
[8]晚唐皮、陆唱和诗略论[J]. 潘彩丽.  文教资料. 2010(25)
[9]次韵唱和探源[J]. 赵林涛,何东,高新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10]元祐更化与元祐诗坛[J]. 孙明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博士论文
[1]苏轼“和陶诗”研究[D]. 金甫暻.复旦大学 2008
[2]陆龟蒙及其诗歌研究[D]. 熊艳娥.南京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渐老渐熟,乃造平淡[D]. 程贝贝.鲁东大学 2018
[2]陆龟蒙组诗研究[D]. 朱俊声.上海师范大学 2018
[3]王安石次韵诗研究[D]. 汪玉环.西南交通大学 2017
[4]刘禹锡唱和诗研究[D]. 刘望远.湖南大学 2017
[5]皮日休诗歌研究[D]. 王茹.上海师范大学 2017
[6]苏轼交游研究[D]. 胡珍.延安大学 2016
[7]《坡门酬唱集》研究[D]. 刘珊.吉林大学 2013
[8]禅宗与苏轼诗词创作研究[D]. 尹欣欣.陕西理工学院 2012
[9]地域文化与洛阳钱幕文人集团唱和诗研究[D]. 王书荣.广西大学 2012
[10]黄庭坚次韵诗研究[D]. 高邢生.河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38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38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c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