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谣谚》中的谣谚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6 10:25
谣谚作为一种特定的民间文学形式,是劳动人民从社会劳动和社会经验中抽取出来的知识汇总,常以口头创作、口耳相传的方式广泛流传于闾巷。其内容涵括虽广,却未能引起文人的重视,总是零星散落在各类经典书籍、笔记小说之中,直到清代杜文澜《古谣谚》一书问世,谣谚文化才得以观之全貌。该书引述著作八百六十余种,搜集古籍中所引谚谣从上古至明代共三千三百余首,是谣谚著作的集大成者,为研究中国谣谚和还原古代社会面貌提供了非常好的文献基础。中国古代谣谚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社会,在与时代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其内容反映出广阔的社会面貌。政治谣谚承载着民众对现实的忧虑和期望,民意表达通过纵向传播对官员德行、政策实施发挥监督作用,在缺乏其他民间舆论工具的情况下,政治谣谚发出民众最原始的呼声,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现实政治,文学上,它推动了讽喻艺术的发展,是后来讽喻诗的雏形。生产谣谚是民间经验与智慧的特殊表达,先民在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对反复出现的生产生活规律进行总结,形成言简意赅且易记易传的短语句式,为后代进一步改造社会环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不仅帮助百姓识得草木虫鱼之名,还指导人们劳动耕种,推动农业发展。修身谣谚为普通群众...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三、谣谚溯源
第一章 政治谣谚的功能
1.1 古谣谚与政治的关系
1.1.1 古谣谚与民众诉求
1.1.2 古谣谚与官场生态
1.1.3 谶谣与政治革命
1.2 政治谣谚的功能
1.2.1 政治功能
1.2.1.1 下情上达,总结经验
1.2.1.2 舆论监督,权力约束
1.2.2 文学功能
第二章 生产谣谚的功能
2.1 古谣谚和生产的关系
2.1.1 古人引谣谚释鸟兽虫鱼(百科全书)
2.1.2 古人引谣谚释农业生产(经验科学)
2.1.2.1 认识阶段
2.1.2.2 联系阶段
2.1.2.3 提升阶段
2.2 生产谣谚的功能
2.2.1 认知作用
2.2.2 指导作用
第三章 修身谣谚的功能
3.1 古谣谚和修身的关系
3.1.1 伦理道德在古谣谚中的体现
3.1.2 哲学观在古谣谚中的体现
3.2 修身谣谚的功能
3.2.1 对底层农民的教化功能
3.2.2 对寒门学子的引导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085893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缘起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三、谣谚溯源
第一章 政治谣谚的功能
1.1 古谣谚与政治的关系
1.1.1 古谣谚与民众诉求
1.1.2 古谣谚与官场生态
1.1.3 谶谣与政治革命
1.2 政治谣谚的功能
1.2.1 政治功能
1.2.1.1 下情上达,总结经验
1.2.1.2 舆论监督,权力约束
1.2.2 文学功能
第二章 生产谣谚的功能
2.1 古谣谚和生产的关系
2.1.1 古人引谣谚释鸟兽虫鱼(百科全书)
2.1.2 古人引谣谚释农业生产(经验科学)
2.1.2.1 认识阶段
2.1.2.2 联系阶段
2.1.2.3 提升阶段
2.2 生产谣谚的功能
2.2.1 认知作用
2.2.2 指导作用
第三章 修身谣谚的功能
3.1 古谣谚和修身的关系
3.1.1 伦理道德在古谣谚中的体现
3.1.2 哲学观在古谣谚中的体现
3.2 修身谣谚的功能
3.2.1 对底层农民的教化功能
3.2.2 对寒门学子的引导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085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8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