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菼古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5 23:58
韩菼在清初文名显赫,与刘子壮、熊伯龙、李光地并称“顺康四大家”。其时文造诣极高,古文亦成就突出。清初文坛仍延续明季剽窃模拟、空疏浮靡、专趋时好之风气,韩菼为文根柢六籍、贯穿百家、弘深雅健,文风严正,其文一出,顿改明季之余弊。徐乾学、沈德潜、郑方坤等人评价其文章有“起衰之功”。本文以韩菼的古文为主体,从其家学传统、古文观念、创作手法、文章风格等几个方面入手,以期对他的古文作进一步的系统阐述。论文由绪论和正文构成。绪论部分分析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梳理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说明撰写此篇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考察韩菼的家世生平及交游情况。韩菼继承“以文传家”的家学传统,强调学有根柢,本源六经,出于典雅,终成一代古文大家。随着身份地位提升,韩菼的交游范围变得更加广泛,与曹寅性情相投,与戴名世亦师亦友。第二章论述韩菼的古文观。韩菼在古文写作中,坚守儒家传统思想,以“根于经史,贯穿经义”为基本要求,做到“文以明道”。他认为“诗文同源”,反对剽窃模拟,追求真情真意。第三章阐释韩菼“以时文为古文”的文章特色。古文受时文影响,义理涵养醇正深厚、法度工稳严谨。韩菼古文以“载道”为追求,深入阐述儒家“...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韩菼的家世生平及交游
第一节 韩菼的家世生平
一、“以文传家”的传统
二、勘经述史的生平经历
第二节 韩菼之交游
一、性情相投:曹寅
二、亦师亦友:戴名世
第二章 韩菼古文观
第一节 根于经史
第二节 文以明道
第三节 诗文同源
第三章 “以时文为古文”:韩菼古文的义理与法度
第一节 醇正深厚的义理涵养
一、阐发大义的载道之文
二、养气凝神之涵养境界
三、斯得其正的进退之道
第二节 工稳严谨的法度
一、布局周密逻辑清晰
二、作论知变错综有法
第四章 “精洁古雅”的文风及其与翰林院的关系
第一节 文辞简约
第二节 以理服人
第三节 含蓄内敛
第四节 文风与翰林院的关系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00558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韩菼的家世生平及交游
第一节 韩菼的家世生平
一、“以文传家”的传统
二、勘经述史的生平经历
第二节 韩菼之交游
一、性情相投:曹寅
二、亦师亦友:戴名世
第二章 韩菼古文观
第一节 根于经史
第二节 文以明道
第三节 诗文同源
第三章 “以时文为古文”:韩菼古文的义理与法度
第一节 醇正深厚的义理涵养
一、阐发大义的载道之文
二、养气凝神之涵养境界
三、斯得其正的进退之道
第二节 工稳严谨的法度
一、布局周密逻辑清晰
二、作论知变错综有法
第四章 “精洁古雅”的文风及其与翰林院的关系
第一节 文辞简约
第二节 以理服人
第三节 含蓄内敛
第四节 文风与翰林院的关系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1005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0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