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06:12
  自秦朝始创帝制以来,其核心体制运行了2000余年。继秦后,围绕皇帝制度逐渐又衍生出一套自上而下的职官制度,直到隋三省六部制度确立,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唐承隋制,三省之一的尚书省包括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专职执行权利。而作为吏部长官的吏部尚书则掌握着最为重要的铨选官员、推荐人才的权利,因此唐陆德明疏《周礼》有“天官冢宰第一”(1)之说。虽然有唐一代,尚书省的职权与地位时常有所改变,吏部的职能也有所消长,但吏部尚书始终为极具影响力的朝廷大员。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官场上的呼风唤雨,而且反映在文学创作上的“以诗言志”,并以其特有权贵身份影响着当时的诗坛走向。基于此,本论文专门研究唐曾任吏部尚书所写诗歌。所谓“唐曾任吏部尚书”所写诗歌在本文专指唐代曾经担任过吏部尚书这一官职的诗人创作的诗歌,具体包括其任职前、中、后三个阶段所创作的诗。本文将其曾任吏部尚书者视为一个研究整体,对其一生所写诗歌进行具体研究。根据笔者统计,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共有诗歌672首又10残句,数量相当可观。从诗歌的创作情况分析,大都是离任之后写于地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境遇的改变以及职官的变化... 

【文章来源】:温州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有关唐代官制及政治制度的研究
        2、有关唐代吏部官员的考证
        3、有关唐代仕宦文人与文学的研究
一、唐吏部尚书的职能与地位
    (一) 吏部尚书的发展演变
    (二) 吏部尚书的职能
二、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
    (一) 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概况
        1、吏部尚书任职概况表
        2、吏部尚书入仕途径表
    (二) 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的群体特征
        1、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的性格特征
        2、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的创作心态
三、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诗歌的题材
    (一) 歌功颂德的应制诗
    (二) 情感丰富的赠答酬唱诗
    (三) 低沉抑郁的贬谪诗
        1、强烈的恋阙之情
        2、对自身生命现状与人生无常的忧虑
    (四) 形态各异的咏物诗
四、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诗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一) 唐曾任吏部尚书诗人诗歌的审美心态
        1、中和、平衡的中庸思想
        2、文学服务于政治
    (二) 唐曾任吏部尚书之诗歌的语言艺术及美学特征
        1、温婉平和、清新雅致
        2、古朴自然,浑雅蕴藉
    (三) 唐吏部尚书诗人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1、离别类意象
        2、言志述怀类意象
        3、隐逸类意象
        4、忠君恋阙类意象
        5、愁苦类意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政治的关系[J]. 姚雪亮.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3)
[2]李峤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文学影响[J]. 王芹.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3]试论唐代贬谪文人与贬谪文学[J]. 张建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S1)
[4]从咏物诗看晚唐文人末世情怀[J]. 刘国蓉.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04)
[5]论中唐文人社会角色的变迁及其特征[J]. 马自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6)
[6]中国放逐诗学初探[J]. 熊国华.  中国韵文学刊. 2003(01)
[7]中唐宰相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J]. 郑强胜.  河北学刊. 1990(06)
[8]《全唐诗》令狐楚卷及李逢古诗整理刍议[J]. 陶敏.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02)

博士论文
[1]唐代礼官与文学研究[D]. 于俊利.陕西师范大学 2009
[2]权德舆研究[D]. 严国荣.陕西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唐曾任御史大夫诗人诗歌研究[D]. 付国锋.温州大学 2017
[2]中唐宰相诗歌研究[D]. 程慧娟.陕西理工学院 2014
[3]《唐仆尚丞郎表》订补[D]. 李卫.华中师范大学 2013
[4]唐德宗朝宰相群体研究[D]. 常京春.西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20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20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7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