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诗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4 01:06
学界对汤显祖戏曲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但是对其诗文的研究较少,对其诗文理论的研究更少,且研究集中在汤显祖诗文理论中的“情”与“理”的关系上,触及汤显祖诗文理论与明代社会关系、文学思潮的问题。纵观明代诗学的发展,笔者发现,汤显祖诗学理论丰富而深刻,并在明代诗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产生重大的影响。汤显祖诗学思想在“情生诗歌”、“本色”、“奇”三个方面具有创新意义。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落脚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之所在。文章拟从汤显祖的诗学思想本身出发,结合文学批评史,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三种诗学思想,力求系统归纳汤显祖每一种诗学思想产生的渊源和文化背景,并分析其诗学思想的具体内涵与文学影响。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汤显祖研究价值和研究现状概况。第一章阐述汤显祖“情生诗歌”的诗学思想。创作者认为“情”是文学创作的动力,“情”具有多样性,包括情、欲、个人之情与社会之情等众多情感,“情”在作品中还须自然表达出来。“情生诗歌”论对晚明和清代作家影响很大,有人继承了其肯定创作主体的作用,在作品中表达主体真情实感的一面,也有人扩大了情的内涵等内容的一面。第二章论述汤显祖“本色”的诗学思想。汤显祖“本色”诗学...
【文章来源】: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之研究价值
二、本选题之研究现状
第一章 汤显祖论“情生诗歌”
第一节 重“情”是中国诗学之优良传统
一、先秦
二、两汉
三、魏晋南北朝
四、唐代
五、宋代
六、明代
第二节 “情生诗歌”之文化背景
一、汤显祖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二、汤显祖与达观禅师交友
第三节 “情生诗歌”之诗学内涵
一、“情”是文学创作的动力
二、“情”的多样性
三、自然表现“情”
第四节 “情生诗歌”之影响
一、影响晚明作家
二、影响清代作家
第二章 汤显祖论“本色”
第一节 “本色”渊源
一、诗话
二、词话
三、赋话
第二节 汤显祖尚“本色”之文化成因
一、汤显祖受罗汝芳影响
二、汤显祖受李贽影响
三、汤显祖受徐良傅影响
第三节 汤显祖尚“本色”之诗学内涵
一、用语拙朴自然
二、情感本真
三、人物刻画形象生动
四、表现真我面目
第四节 汤显祖尚“本色”之诗学影响
一、诗话
二、词话
三、赋话
四、曲话
第三章 汤显祖论“奇”
第一节 “奇”之渊源
第二节 汤显祖“奇”之文化成因
一、摒弃拟古,追求自然灵气
二、自然灵气来源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
三、深厚的文学底蕴
四、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受师友和文坛影响
第三节 汤显祖“奇”之内涵
一、奇士
二、奇异的动物、独特的山川美景
第四节 汤显祖“奇”之影响
一、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辩证处理范畴关系
三、创作独具一格的作品
四、“奇”论被继承和拓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汤显祖唯情文学观的逻辑解析[J]. 肖鹰. 河北学刊. 2013(04)
[2]汤显祖研究现状简述[J]. 王莉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3]吴梅村与汤显祖师承关系的文献考述[J]. 郑志良. 文献. 2009(02)
[4]走向世界的汤显祖研究[J]. 邹自振.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1)
[5]于评点中标显玉茗才情——汤显祖评点文学管窥[J]. 徐国华. 中文自学指导. 2007(06)
[6]论罗汝芳对汤显祖的影响[J]. 邹自振,罗伽禄.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7]从汤显祖到钱谦益——一种“诗道”观念的复归[J]. 赵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8]汤显祖的唯情论艺术观[J]. 李克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9]汤显祖诗文的曲学文献价值[J]. 马琳萍.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02)
[10]汤显祖与前后七子的传承关系[J]. 张青.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博士论文
[1]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研究[D]. 柳旭.吉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汤显祖道家、道教思想与诗歌创作研究[D]. 杜西凤.南昌大学 2015
[2]明代诗学中的“自然”[D]. 李然然.山东大学 2015
[3]汤显祖的诗学思想及其对前代诗歌接受研究[D]. 冯琪.山东大学 2014
[4]汤显祖书信往还中的文艺思想[D]. 徐韵雯.集美大学 2012
[5]汤显祖:从情理之辩到真情与真色[D]. 李名冠.浙江大学 2012
[6]汤显祖诗文理论研究[D]. 李悠.湖南科技大学 2010
[7]凌濛初曲论研究[D]. 李晓燕.兰州大学 2007
[8]汤显祖诗论及其诗歌创作初探[D]. 李胜利.江西师范大学 2005
[9]论汤显祖的“唯情”文学观[D]. 左其福.湘潭大学 2001
[10]汤显祖之“情”的哲学[D]. 杨柳.陕西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136353
【文章来源】:赣南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之研究价值
二、本选题之研究现状
第一章 汤显祖论“情生诗歌”
第一节 重“情”是中国诗学之优良传统
一、先秦
二、两汉
三、魏晋南北朝
四、唐代
五、宋代
六、明代
第二节 “情生诗歌”之文化背景
一、汤显祖受到王阳明心学的影响
二、汤显祖与达观禅师交友
第三节 “情生诗歌”之诗学内涵
一、“情”是文学创作的动力
二、“情”的多样性
三、自然表现“情”
第四节 “情生诗歌”之影响
一、影响晚明作家
二、影响清代作家
第二章 汤显祖论“本色”
第一节 “本色”渊源
一、诗话
二、词话
三、赋话
第二节 汤显祖尚“本色”之文化成因
一、汤显祖受罗汝芳影响
二、汤显祖受李贽影响
三、汤显祖受徐良傅影响
第三节 汤显祖尚“本色”之诗学内涵
一、用语拙朴自然
二、情感本真
三、人物刻画形象生动
四、表现真我面目
第四节 汤显祖尚“本色”之诗学影响
一、诗话
二、词话
三、赋话
四、曲话
第三章 汤显祖论“奇”
第一节 “奇”之渊源
第二节 汤显祖“奇”之文化成因
一、摒弃拟古,追求自然灵气
二、自然灵气来源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
三、深厚的文学底蕴
四、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受师友和文坛影响
第三节 汤显祖“奇”之内涵
一、奇士
二、奇异的动物、独特的山川美景
第四节 汤显祖“奇”之影响
一、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辩证处理范畴关系
三、创作独具一格的作品
四、“奇”论被继承和拓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汤显祖唯情文学观的逻辑解析[J]. 肖鹰. 河北学刊. 2013(04)
[2]汤显祖研究现状简述[J]. 王莉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3]吴梅村与汤显祖师承关系的文献考述[J]. 郑志良. 文献. 2009(02)
[4]走向世界的汤显祖研究[J]. 邹自振. 古典文学知识. 2008(01)
[5]于评点中标显玉茗才情——汤显祖评点文学管窥[J]. 徐国华. 中文自学指导. 2007(06)
[6]论罗汝芳对汤显祖的影响[J]. 邹自振,罗伽禄.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7]从汤显祖到钱谦益——一种“诗道”观念的复归[J]. 赵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8]汤显祖的唯情论艺术观[J]. 李克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9]汤显祖诗文的曲学文献价值[J]. 马琳萍.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02)
[10]汤显祖与前后七子的传承关系[J]. 张青.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博士论文
[1]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研究[D]. 柳旭.吉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汤显祖道家、道教思想与诗歌创作研究[D]. 杜西凤.南昌大学 2015
[2]明代诗学中的“自然”[D]. 李然然.山东大学 2015
[3]汤显祖的诗学思想及其对前代诗歌接受研究[D]. 冯琪.山东大学 2014
[4]汤显祖书信往还中的文艺思想[D]. 徐韵雯.集美大学 2012
[5]汤显祖:从情理之辩到真情与真色[D]. 李名冠.浙江大学 2012
[6]汤显祖诗文理论研究[D]. 李悠.湖南科技大学 2010
[7]凌濛初曲论研究[D]. 李晓燕.兰州大学 2007
[8]汤显祖诗论及其诗歌创作初探[D]. 李胜利.江西师范大学 2005
[9]论汤显祖的“唯情”文学观[D]. 左其福.湘潭大学 2001
[10]汤显祖之“情”的哲学[D]. 杨柳.陕西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136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3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