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意图的言说与文本的意味——《子夜》主题新论

发布时间:2021-04-14 14:33
  茅盾关于《子夜》的主题旨在"回答托派说"是其预设的温柔"陷阱",它既不能遮掩《子夜》的文本意味与作家意图之间的明显罅隙,也不能平复小说中关键人物的失败因素和结局与作家理念阐述之间的矛盾。真实而全面地展现1930年代中国都市社会的生活图景,深刻地反映资本运作环境下人性的本质以及企业经营投资者在资本运作过程中违背经济规律的主观因由,进而揭示出冲击企业经营投资者完成效益化生成及扩大再生产的时代动因,是《子夜》的立意之本,也是《子夜》的主题之所在。 

【文章来源】:江汉论坛.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1930年代中国都市社会的生活图景
二、资本运作环境下人性本质的深刻揭示
三、企业经营投资者在资本运作过程中违背经济规律的主观因由
四、冲击企业经营投资者完成效益化生成及扩大再生产的时代动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未完成的展示——1933—1948年的《子夜》接受研究[J]. 陈思广.  江汉论坛. 2008(05)
[2]走访茅盾[J]. 苏珊娜·贝尔纳,丁世中,罗新璋.  新文学史料. 1979(03)



本文编号:3137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37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d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