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冰心儿童通讯的演变

发布时间:2021-04-18 13:38
  冰心“寄小读者”系列儿童通讯作品满足了不同年代儿童的精神渴求,也呈现了不同历史语境下冰心与儿童的交流话语和童心观念的发展演变。本论文通过比较分析冰心历次通讯的发展变化与异同得失,揭示其中六方面的演变特点:童真视角从天真向老成转化,爱心精神从母爱向博爱升华,童趣表达从自然流露渐趋修饰淡化,情感流程从双向交流转向单向传输,抒写方式从感性抒情趋于知性说理,话语方式从个人私语融入公共话语。并从儿童文学史的视角出发,结合作家经历和时代话语考察冰心创作心态的变化,追寻不同历史语境中冰心儿童观的形成与嬗变,从而总结冰心儿童通讯的审美教育价值及其创作经验对当下儿童文学的启示。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冰心儿童通讯的创作历程
    第一节 20年代的《寄小读者》
    第二节 40年代和50年代的《再寄小读者》
    第三节 70年代的《三寄小读者》及其他
第二章 冰心儿童通讯的“常”与“变”
    第一节 童真视角的拓展
    第二节 童趣表达的浓淡
    第三节 通讯文体的变迁
第三章 冰心儿童通讯演变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创作主体的自我建构
    第二节 历史语境的时代变奏
结语: 冰心儿童通讯对当下儿童文学的启示
附录: 冰心儿童通讯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冰心散文对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的启示[J]. 朱妍.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2]大跃进中的《再寄小读者》[J]. 王炳根.  职大学报. 2013(06)
[3]冰心在重庆的散文创作漫议[J]. 刘家鸣.  文学与文化. 2012(04)
[4]“非儿童本位的”优秀儿童文学——谈冰心儿童文学的特殊性质[J]. 杨昌江.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5]冰心儿童文学研究的趋向[J]. 翟应增,李敏,万薇薇.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6]论《寄小读者》的经典化历程[J]. 许军娥.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7]冰心儿童观及其写作意义辨[J]. 林丹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11)
[8]儿童文学的双重读者结构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 朱自强.  昆明学院学报. 2009(04)
[9]论冰心留美期间的书信体写作[J]. 尹玉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01)
[10]20世纪中国儿童观研究的反思[J]. 王海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2)

硕士论文
[1]论冰心的儿童文学创作[D]. 臧丽璠.辽宁师范大学 2015
[2]冰心爱的哲学与文体创新[D]. 陈琤.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4
[3]冰心儿童文学研究[D]. 李真善.中国海洋大学 2012
[4]论冰心儿童文学创作的美学特征[D]. 张辉.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8
[5]冰心作品中的童心意识探析[D]. 汤冬梅.西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455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455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e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