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集诗》与吕祖谦的唐诗观
发布时间:2021-04-29 18:02
《丽泽集诗》是南宋吕祖谦编选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5卷,其中卷四至卷十五选录唐人诗。本文以《丽泽集诗》中所选唐诗为研究对象,来探究吕祖谦在甄选唐诗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唐诗观。第一部分,时代、教养与吕祖谦唐诗观的形成。宋代理学背景注重探讨“文”“道”关系,而吕祖谦作为一位兼收并蓄的理学家,在文道关系上主张文道并重,而南渡之后整个文坛出现了对唐诗复归的趋势,这样的时代背景为其唐诗观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再者,深厚的家学传统和诗学氛围,以及转益多师等的多重影响,为其诗学审美倾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作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之一,其重“实用”的理学观念也对其唐诗观的形成有不可小觑的功劳。第二部分,《丽泽集诗》概述。首先对《丽泽集诗》的体例及版本做直接的介绍;其次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唐诗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最后《丽泽集诗》产生于南宋时期,虽经历了南渡,但经过一段时间修整,这一阶段的文化基础仍然十分雄厚,并且在这一时期,诗文选本方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丽泽集诗》的产生与选本编选风尚的出现密不可分。第三部分,介绍《丽泽集诗》中的唐诗观。通过数据的分析和对比,以及对所选唐诗的分类,分析出其在诗歌体裁上对五言古诗、五言...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本选题研究综述
0.2 《丽泽集诗》专题研究价值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时代、教养与吕祖谦唐诗观的形成
1.1 社会风气及时势的影响
1.1.1 文道并重的主张
1.1.2 南渡后唐诗复归趋向
1.2 深厚家学及师承渊源
1.2.1 家学渊源影响
1.2.2 不名一师的从师游学
1.3 反空谈重实用的理学观
2 《丽泽集诗》概述
2.1 体例及版本状况
2.2 选录唐诗说明
2.3 编选诗歌选本风尚
3 《丽泽集诗》中的唐诗观
3.1 体裁上:偏好五律、五古
3.2 题材上:寄赠咏史,咏物抒怀
3.3 诗人上:重中晚唐,扬杜抑李
3.3.1 诗人上重中晚唐
3.3.2 扬杜抑李
3.4 技法上:淡泊清远,深巧有意
3.4.1 淡泊清远
3.4.2 深巧有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人选宋文之典范——《宋文鉴》编纂、价值及影响考述[J]. 李建军.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1(06)
[2]试论宋代诗学对印刷文本态度之演变及其诗法代兴[J]. 杨挺.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09)
[3]宋代杜甫接受的文化阐释——以杜甫与韩愈、李白、陶渊明宋代接受之比较为中心[J]. 梁桂芳. 文史哲. 2006(03)
[4]吕祖谦的思想学术渊源与治学特点[J]. 肖永明,张长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5]宋代吕氏家族学术特点述略[J]. 汪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1)
[6]吕祖谦与《宋文鉴》[J]. 陈广胜. 史学史研究. 1996(04)
[7]吕祖谦的理学思想[J]. 李明友.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1)
博士论文
[1]吕祖谦与南宋学术交流[D]. 刘玉民.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唐诗与宋代诗学[D]. 王园.南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浅析《吕氏家塾读诗记》[D]. 王雯文.南京师范大学 2016
[2]吕祖谦的史学思想研究[D]. 王飞.河北大学 2014
[3]宋代唐诗文献学研究[D]. 张梦.河南大学 2014
[4]吕祖谦童蒙教育思想研究[D]. 李鹏.河北大学 2013
[5]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研究[D]. 杨艳红.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67922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本选题研究综述
0.2 《丽泽集诗》专题研究价值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时代、教养与吕祖谦唐诗观的形成
1.1 社会风气及时势的影响
1.1.1 文道并重的主张
1.1.2 南渡后唐诗复归趋向
1.2 深厚家学及师承渊源
1.2.1 家学渊源影响
1.2.2 不名一师的从师游学
1.3 反空谈重实用的理学观
2 《丽泽集诗》概述
2.1 体例及版本状况
2.2 选录唐诗说明
2.3 编选诗歌选本风尚
3 《丽泽集诗》中的唐诗观
3.1 体裁上:偏好五律、五古
3.2 题材上:寄赠咏史,咏物抒怀
3.3 诗人上:重中晚唐,扬杜抑李
3.3.1 诗人上重中晚唐
3.3.2 扬杜抑李
3.4 技法上:淡泊清远,深巧有意
3.4.1 淡泊清远
3.4.2 深巧有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人选宋文之典范——《宋文鉴》编纂、价值及影响考述[J]. 李建军.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1(06)
[2]试论宋代诗学对印刷文本态度之演变及其诗法代兴[J]. 杨挺.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09)
[3]宋代杜甫接受的文化阐释——以杜甫与韩愈、李白、陶渊明宋代接受之比较为中心[J]. 梁桂芳. 文史哲. 2006(03)
[4]吕祖谦的思想学术渊源与治学特点[J]. 肖永明,张长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5]宋代吕氏家族学术特点述略[J]. 汪俊.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1)
[6]吕祖谦与《宋文鉴》[J]. 陈广胜. 史学史研究. 1996(04)
[7]吕祖谦的理学思想[J]. 李明友. 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1)
博士论文
[1]吕祖谦与南宋学术交流[D]. 刘玉民.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唐诗与宋代诗学[D]. 王园.南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浅析《吕氏家塾读诗记》[D]. 王雯文.南京师范大学 2016
[2]吕祖谦的史学思想研究[D]. 王飞.河北大学 2014
[3]宋代唐诗文献学研究[D]. 张梦.河南大学 2014
[4]吕祖谦童蒙教育思想研究[D]. 李鹏.河北大学 2013
[5]王安石《唐百家诗选》研究[D]. 杨艳红.西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679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67922.html